首页>>中国城镇>>工业产业园>>
江西南昌:留住一抹“工业乡愁”
- 时间:2025-03-20 08:59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江西省南昌市各县区近年来结合老旧厂房现状格局、建筑风貌和历史记忆等,把闲置和废弃的工业遗产变为产业发展转型和城市发展更新的资源,实现了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
因地制宜 盘活传承
色彩斑斓的涂鸦墙、红色砖砌墙体的外立面……这里是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势力数字文创园,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老厂房重获新生,得益于“微更新”“轻改造”。
“更新旧厂区,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建筑与环境空间的品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文创园的前身是江西客车厂,在保留原厂区独特风貌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工业风的设计理念,打造文创办公、烟火夜市、休闲广场等多元业态,是集特色餐饮、文创艺术、文娱潮玩等于一体的重点项目,激发城市活力。
在东湖区,2021年10月开园的东湖意库保留了江西省外贸储运公司老厂房和江西省最早的内陆口岸铁路专线——“专八线”的风貌,铁轨栈道、龙门架等成为园区的标志性建筑。据了解,东湖意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拥有大型仓库楼群、理货仓、海关监管仓、铁路专用线、国际集装箱站等配套设施,是南昌旧工业时代的“骄子”。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片工业仓库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青山湖畔沉睡多年。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方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园区的工业韵味,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被精心修复,对“专八线”进行功能升级,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此外,园区还打造了多个新IP主题,以文化IP展览链接更为多元的IP资源和艺术家群体,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集美食、艺术、购物与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
因地兴业 丰富功能
699文化创意园的前身是建于1957年的江西华安针织总厂。2010年,相关部门实施的改造行动让这片老工业区域重获新生,成为文化创意孵化园区,数字文化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园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年轻活力的气息,还有周边高校带来的人才资源,都十分契合直播行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在这里能更好地挖掘和培养潜在人才。”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只见市民在场馆内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白天要上班,我们都是吃完晚饭后来这里运动一下,这里离家近,室内场地设备也很好。”市民甘女士说。雷公坳文化体育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204亩,以“留改拆”为核心思路,保留原有建筑的城市记忆。在功能布局方面,以打造文化体育产业为主,配套文创办公孵化区、康养休闲生活区等功能板块。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近50家,涵盖马术、游泳、乒乓球等20种运动业态。
因地扬名 焕发活力
走进青山湖区方大特钢展示馆,人们能系统地了解方大特钢的党建企业文化,观看生产设备模型、工艺流程、钢铁冶炼原材料与产品的实物展示,明白钢铁炼成的工艺流程全过程。从钢铁制造到“生态工厂”,把制造线升级为景观线,方大特钢吸引了诸多市民游客前来研学。
目光转向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工人们正忙着制酒,隔栏边,不少游客正在观赏整个制酒过程,品尝刚刚酿出的酒水。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地方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由李渡元明清代酿酒遗址、民国时期青砖小窖酿酒区、李渡科普馆等组成,完整展示了中国白酒自元代至今的传统酿酒文化与现代工艺。
据悉,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依托千年酒文化底蕴,创新国家工业遗产酒旅融合发展之路,开展了“九个一”沉浸式体验和“三个一文化”宣推模式,使得李渡酒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江 南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