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扶贫互助>>
夏粮颗粒归仓,中联重科补齐烘干“短板”
- 时间:2016-06-17 09:22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建设行业 报道】目前,安徽省三夏麦收工作已圆满结束,然而阴雨天气造成的小麦水分超标让急等售粮的农民十分着急。按规定,托市收购要求小麦水分含量不高于12.5%,但近期收获的小麦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在亳州市涡阳县,种粮大户任涛今年收上来的1000多亩小麦含水量都在25%以上,水分不达标意味着无法到粮站销售,也就无法享受托市收购的政策,这在当前粮价走弱、市场购销不旺的形势下无疑影响农民种粮收益。但是任涛并不担心,因为他经营的合作社今年购置了两台中联重科谷王烘干机。“烘干机太重要了,有了它,再也不怕阴雨天。”任涛高兴地说。
在任涛的谷王烘干中心内,两台15吨低温式烘干机正轰鸣着作业,铲车忙着把堆积如山的小麦运到机器旁,2名工人用铲子将小麦送进烘干机。七八个小时后,烘干的小麦就会由输送带送出,装进运输车运往仓库储存。
铲车将小麦送进谷王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
在仓库里,烘干过的小麦籽粒饱满,干燥清爽,与外面略显潮湿的小麦形成鲜明对比。任涛说,合作社去年刚购买的烘干机,今年麦收就派上了大用场。“5月25日开机至今都在满负荷运转,已经烘干了600万斤麦子。我这两台机子能保证全乡近一半的小麦烘干。”除了满足自己需要,任涛合作社同时开展代烘干服务,从中也获得了不少收益。
规模化、智能化的谷王烘干示范基地力保夏粮颗粒归仓
专家指出,随着耕种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突飞猛进,烘干已成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过去一家一户种植,现在大户种植几百至数千亩,规模经营比重提升,农作物烘干问题日益突出。即使没有阴雨天,大户无处晾晒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中联重科不断致力于粮食机械化烘干的推广与应用,推出高温连续式烘干塔、低温循环式烘干机、经济作物烘干机等高效、节能、环保型烘干装备,并致力于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烘干示范基地建设,能够满足小麦、水稻、油菜、玉米等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烘干需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责编:王瑞)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