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扶贫互助>>

乡村建设投入需要更加精准

  □ 方典昌
 

  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公共财政向“三农”领域倾斜力度持续加大。但在乡村建设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错配、资源浪费现象,影响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更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演变趋势,做到乡村建设投入更加精准,不断提升投入质效,奋力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

  乡村建设投入

  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部分乡村投入存在沉没成本

  有的村庄建设了高标准水泥道路后,开展村庄拆迁、异地安置,造成资源浪费;有的村庄离城镇近,村民选择到就近县城就医、上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的地区因统筹规划不足,“户户通”道路硬化完成之后对路面进行“开膛破肚”,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或进行自来水管道升级等,造成部分无效投入。

  ●乡村医疗水平与群众需求有差距

  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乡村卫生室、镇卫生院缺乏高水平医师资源,普遍存在着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问题,乡村居民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乡村教育面临结构性矛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演进,农村适龄入园儿童数量递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加速流出,现有学校普遍班额小,校舍空置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同时,部分地区对乡村人口、适龄入学儿童趋势性变化研判不足,存在教育设施配备与实际脱节问题。总体而言,各地普遍存在乡村学校规模过小现象,这些学校班级少、学生数量少、教师人数少,存在办学条件落后、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等情况。

  ●乡村养老系统性谋划不足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乡村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数占比超过30%。“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是各地乡村普遍现象,而面对乡村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从城乡融合的高度,对乡村养老系统研究、谋划不足。比如,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青壮年进城而父母仍然留村的现象较为普遍,要使这类群体在城市安心工作和生活,迫切需要解决好其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消除其后顾之忧。

  乡村建设投入

  应重点向公共服务倾斜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应科学规划乡村建设、更精准投入资源要素,在大范围进行基础设施“硬件”投入的同时,也要向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软件”投入上倾斜。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

  以县域为整体,城乡统筹考虑,对于与城区、城镇距离较近的村庄,可将其纳入城镇生活圈,引导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和覆盖。

  配置标准上,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既要保障合理需求,也要注意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注重村庄与村庄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及各类设施之间的复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节约集约水平。

  ●科学布局乡村医疗资源

  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考虑,以镇域为基本单元,实现医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整合利用。在科学研判乡村人口变化基础上,持续优化配置乡村医疗资源,将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流动指标挂钩,在人口数量大、密度高的区域强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根据“一老一小”实际需求开展村卫生室提质升级,方便群众就医。同时,应更加注重研究提升乡村居民医保待遇,逐步提升医保报销比例和药品覆盖面,切实让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破解乡村教育难点堵点

  把乡村教育置于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大背景下来考虑谋划。立足未来15年乡村人口流动趋势,调整布局、提升能级、增强补短,科学确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谋划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整合,办好长期保留的学校、幼儿园和教学点。

  统筹配备乡村教师资源。以县为单位,推行优秀教师轮流“驻城下乡”制度,落实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和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艰苦偏远生活补助等政策。

  推进优质校托管薄弱校、一校长多校区等改革,全面推进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等,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探索解决乡村养老问题

  推广乡村养老新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作用,用好闲置乡村校舍资源,进行适老化改造,建设“子女尽孝、集体兜底、互助养老”相结合的老年“幸福院”,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也解除在外工作子女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待遇水平

  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水平明显偏低,建议研究完善农村居民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从财政补贴常态化年度增长、确定合理增长标准、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细化落实,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作者单位为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葫芦岛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新居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