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扶贫互助>>
天津蓟州区:新房里的好日子
- 时间:2025-02-12 09:26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记者 赵君利
新春佳节,天津市蓟州区的大街小巷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出头岭镇,两户低保家庭的生活也迎来了春日暖阳。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他们告别了曾经风雨飘摇的老房,迎来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两家人的精神面貌随之焕然一新,平淡的生活诞生了新希望。
走进田新庄村的王红娟家,改造后的新房映入眼帘,简洁大方,窗明几净。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处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严重积水的危房——49岁的王红娟带着老母亲和一双儿女,过去几十年里一直生活在这般窘困的环境里。2024年6月,当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镇政府在农村房屋排查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随即安排启动了危房改造项目,为王红娟家提供了4.6万元补助,让她下定了重建新房的决心。在兄弟姐妹的帮衬下,新家拔地而起,漏雨漏风的旧时光从此一去不返。
住进了新房子后,王红娟开始帮着周围的厂子做针织活,每月千八百元的进项对于低保家庭来说,无疑是不小的收入。春节来临,家里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不断,王红娟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几公里外,中峪村村民李晓栋家的变化同样令人欣喜。
“我们以前住的土坯房盖了有四五十年,墙上全是裂纹,真怕哪天‘咔嚓’一下倒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这都是小问题。”李晓栋回忆称,每逢恶劣天气来临,全家人无不心惊胆战。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李晓栋不久前也着手盖了新房,今年春节前顺利竣工并装修完毕。新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布局合理,李晓栋感到非常满意,“我们总算能过上踏实的日子了。”
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曾因一次农具的误操作,失去了四根手指。但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厄运击倒,靠着家里的6亩庄稼地,凭借乐观向上和勤恳实干的精神,撑起了全家老小的生活。此前,李晓栋光荣当选了村里的残联专员,收入虽然不多,却足以让他找回自我价值和归属感。春节期间,李晓栋家的新房里陆陆续续迎来亲朋好友的祝贺。他有些感慨,逢人便讲政策的好,“能住进新房不容易,我的日子过好喽。”
危房改造不仅是一项改善了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和居住品质的民生工程,更是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和关爱,成为点亮新生活的一盏明灯。
蓟州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谢云茹介绍说,蓟州区高度重视住房安全工作。把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应改尽改”原则,扎实推动困难群众危房动态清零,2024年全区共计改造困难群众危房76栋。“保障农村住房安全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将不折不扣地做好做实,久久为功。”她说。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