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华夏名镇>>
蒸蒸日上新赤峰
- 时间:2013-08-13 08:44
- 来源:人民日报
简介:春秋往替,风雨兼程。赤峰市建市30年,全市各族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描绘出色彩斑斓的壮丽画卷。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开放带动战略,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各行各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赤峰新城区
达里湖冬捕
市民广场上的市民。
春秋往替,风雨兼程。赤峰市建市30年,全市各族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描绘出色彩斑斓的壮丽画卷。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开放带动战略,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各行各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谈起赤峰30年,所有经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变化巨大。
经济总量30年增长117倍,农牧业和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财政实力显著增强。30年间,赤峰市从贫困到富庶,从弱小到强壮,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3.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69亿元,增长117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地方财力方面,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9.37亿元,是1982年的122倍,年均增长17.4%。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繁荣兴旺的强大后盾。
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往昔的赤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靠天养畜,获而甚微。而今的赤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已经林网密布、灌渠纵横,设施农牧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崛起。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上世纪80年代每年基本稳定在11亿公斤以上,90年代年均达到20亿公斤以上,2012年突破了50亿公斤大关;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720万头只,连续6年在内蒙古保持第一;与30年前相比,油料产量增长1.4倍,蔬菜产量增长15.5倍,肉类产量增长8.4倍,鲜奶产量增长23倍。昔日孱弱而干渴的赤峰,终于变得丰腴而滋润,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尤其是林业生态建设,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的锦绣霓裳,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
工业经济总量迅猛增长,优势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建市以前,赤峰工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能力较低,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建市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赤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形成了以冶金、能源、食品、制药、纺织、建材和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758亿元,是1982年的23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82年的5家发展到542家;工业产品产量与1982年相比,原煤产量增长5倍,发电量增长9.9倍,钢材增长148倍,水泥增长31.5倍,铜和铅分别增长458.7倍、104.7倍,中成药和化学原料药分别增长13.4倍、18.2倍。今天的赤峰,一处处工业园区生机盎然,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生机盎然,昂扬的发展势头令人振奋。
立体便捷交通网络形成,打造重要物流商贸节点
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市之初,赤峰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日益增强。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7亿元,是建市前的559.7倍,年均增长24.2%。大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城乡一体化进程显著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大为增强。总长2.39万公里的公路伸展在赤峰大地上,高等级公路里程居内蒙古首位;现有营运铁路4条,在建铁路5条;开通了飞往京津沪等十几个城市的航线。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使茫茫草原与外面精彩的世界紧紧连在一起。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对外贸易良性发展。地大物博、物产丰饶的赤峰,素有“京畿门户”、“三省通衢旱码头”之称,而今商贸流通业持续壮大,正在成为辐射蒙东辽西冀北、融入东北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重要物流商贸节点。全市5万多个商业网点,200多条通往全国各地的货运干线,210多家物流配送中心,16个物流园区,便捷的国际陆港,展示着商品流通市场和现代物流业的繁荣活跃。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5.33亿元,是建市前的72.9倍;进出口总额实现14.14亿美元,是1990年的382倍。贸易伙伴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市场向多元化发展。作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赤峰通过创新流通模式、完善流通链条,正在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历史积淀和传承铸就深厚文化底蕴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蒸蒸日上。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赤峰市城乡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78元,是建市前的43.5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079元,是建市前的26.3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人们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2012年,全市城乡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8.9和24.5平方米,分别比1982年增加了23.12和13.77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安居乐业,为此,赤峰市连续两次荣膺“全国十大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的殊荣。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民族文化大市初步建成。赤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文化传承,形成了赤峰地区浓重的文化氛围和赤峰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30年来,赤峰的高考升学率在内蒙古一直名列前茅;文化服务四级网络、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草原书屋等文化项目实现全覆盖;红山文化节、草原文化节、中国巴林石节等节庆活动连年举办;苍狼文丛、白鹿文丛、敖包文丛、玉龙文丛、青纱文丛等著作图书竞相出版,彰显了民族文化大市的文明风采。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创造了整洁漂亮的“全国卫生城”,打造出了平安和谐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军民携手共建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人防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一顶顶华美的桂冠,让赤峰光彩照人。
承载着灿烂文明的古韵,律动着火热岁月的强音,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30年一路走来,万象更新的变化,是全市干部群众汗水与智慧的结晶。“赤诚勤勉、开放包容、崇文重教、勇攀高峰”的新时期赤峰精神,是全市各族人民坚守的优秀品质和行为准则,是赤峰市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赤峰依然在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安娟)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