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山东荣城:百姓幸福满意是推动城市前行的动力

  中国网荣成9月14日讯(记者 魏婧)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深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社会保障、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极大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行走在荣成大地,处处是新人、新事、新景象,描绘出一幅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美画卷,演奏出一曲乡村文明的和谐交响。

  海草房里的欢声笑语

  走进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村,记者看到,一边是整齐漂亮的住宅楼,一边却是传统古朴的海草房,一新一俗,对比鲜明而又和谐共存。

  “你别看有的住楼房,有的住海草房,村民们的幸福感都是一样的。”看到记者面露疑色,大庄许家村党支部书记许青海笑着解释说。

  记者跟随他的脚步,走进村子后排一座不起眼的小海草房。只见宽大的铝合金门窗,洁白的塑钢吊顶,干净的地板砖,床上收拾得整整齐齐,家具擦拭得一尘不染,传统做饭的大锅已被燃气炉灶取代。

  “我们在海草房里住惯了,再说这老房子一装修,条件也不比楼房差。”拍着墙边的暖气片,房主江丽萍告诉记者,镇上新建了供热站,今年冬天村里的楼房、平房都能实现集中供热,家里的土暖气也要“下岗”了。

  住什么样的房子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关键要看房里人的感受。近年来,荣成市按照“贴合实际、尊重民意”的原则,相继在12个镇街的113个村庄实施了住房建设工程,共涉及近3万户、5万多居民。住房建设过程中,所有内容全部向村民公示公开,群众签约率达不到95%的项目绝不开工建设。

  着眼于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荣成市想方设法破解住楼带来的种种不便因素,千方百计改善住平房群众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切实把 “民心工程”做到实处。

  公共服务改变传统生活方式

  村口直通“公交车”、不赶大集逛超市、下田归来把身健、图书馆里忙充电……在荣成,随着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农民也享受到城里人的便利生活,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

  尽管眼下正是秋收时节,但在虎山镇金曲家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里,仍有不少村民前来借阅图书补充农业科技知识。“自从村里建起了图书馆,村里打麻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更多的村民从书里淘金,不少村民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发家致富。”村委会主任于文安自豪地介绍说。

  家住城西街道河西王家村的谢兴丽,以前是麻将迷,为此夫妻没少吵架。自从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她便和牌友们走下牌桌,跳起了健身舞。如今谢兴丽已经成为村里的文艺骨干,还带着姐妹们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舞蹈大赛。

  立足优化群众服务环境,推动生活方式现代化,荣成市以辐射半径1.5公里、带动周边3至4个村、服务人口2000人左右为标准,在全市农村地区建设了310处集村民活动室、警务室、图书室、卫生服务站、农技服务站、超市和文体广场等10项内容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引领农村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农民致富路越拓越宽

  在荣成市虎山镇滨海观光路南侧,一片广阔的土地在秋日暖阳下展示着丰收的希望,这里是泰祥集团设立的出口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每天早晨七点半,虎山镇五柳村村民赵文华便会准时来到这里“上班”。“俺把自家的地以每年700元的价格流转给公司搞规模经营了,现在成了‘产业农民’,每月可以领到1500多元的工资,收入翻了将近两番。”赵文华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2010年,在虎山镇政府的组织协调下,黄山、五柳、小店、石港子、赛家五个村的500户村民协商同意,将分散种植的1200亩土地及山岚以租赁方式流转给泰祥集团,进行集中开发和规模化经营。立足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泰祥集团计划三年内投资6000万元,将其建成一处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在迈向“城乡一体化”的恢弘征途中,荣成市经过不懈努力,让广大乡村开出了绚丽的和谐之花。
 

(责任编辑:徐珊珊)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