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山西改善人居环境让农民过上文明舒适便捷好日子

    【摘要】近年来,我省围绕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了“四化四改”、两轮“五个全覆盖”、城乡清洁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一系列工程,2013年又实施了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五件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巩固完善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另起炉灶,不乱铺摊子,不盲目上项目。“五件实事”要办成一件,新增一件,实事不断,力度不减。建管并重,建立完善管护机制,让建成项目持久发挥作用。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薄弱滞后这个基本问题。

  

  让农民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好日子——《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解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业已出台,本报特对《纲要》进行解读,以期对工作有所推动。

  通盘考虑力求做到“五个结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综合工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密切相关。因此,《纲要》特别强调要坚持“五个结合”。

  摘要: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

  解读:近年来,我省围绕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了“四化四改”、两轮“五个全覆盖”、城乡清洁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一系列工程,2013年又实施了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五件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巩固完善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另起炉灶,不乱铺摊子,不盲目上项目。“五件实事”要办成一件,新增一件,实事不断,力度不减。建管并重,建立完善管护机制,让建成项目持久发挥作用。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薄弱滞后这个基本问题。

  摘要: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

  解读:城乡之间除了收入差距,更多的差距表现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也会随之出现新的变化,比如一些城镇和行政村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自然村、采煤沉陷和地质灾害较重的村落会逐步消亡,所以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哪些村……都应该是工作推进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摘要: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

  解读:越是贫困的农村,人居环境越差,工作难度也越大,而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恰是我省最大的省情。没有经济支撑,人居环境再好也不会持久;而牺牲人居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纵然再富裕也不会过得舒心。因此,必须解决好农民脱贫致富和宜居宜业同步推进这个难题。解决之道就是,要以产业富民兴村为切入点,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大力推进“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扶贫开发,向农村输送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为农民创造更多不离乡土的就业岗位,做到既宜居又宜业。

  摘要: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

  解读:要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下谋篇布局,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确立相应的重点目标和治理内容。我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长期开采导致的采煤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地质灾害频发、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一些地方农民居住安全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首先面对的重要问题。

  摘要:与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

  解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转型综改框架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在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省情特点的领导体制、市场机制、实现路径、评价体系等,解决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持续动力。

  从省情出发确立“四大工程”

  为了扎实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项工作,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农村实际,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提出抓基础、抓关键、抓重点、抓方向,认真抓好“四大工程”。其中,以完善提质工程为基础,主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农民安居工程为关键,主攻采煤沉陷治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以环境整治工程为重点,主攻垃圾污水治理等;以宜居示范工程为方向,主攻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农村危房基本消灭,不适宜居住的山村基本完成搬迁

  解读:农民安居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就此,我省将从采煤沉陷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治理、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连片特困区重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水利移民等几个方面发力,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民群众基本住上安全房。

  未来几年,我省将完成1352个村庄65.5万人的避让搬迁工作,基本解决采矿破坏村农民群众安居问题;有效解除60万农民群众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问题,完成8万人搬迁任务;到2017年完成56.21万户危房改造;后年,基本完成150人以下山庄窝铺搬迁任务,2020年不适宜居住的山村基本完成搬迁。

  摘要: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更多农户用上清洁能源

  解读:省委、省政府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在现有基础上,我省进一步解决农民的交通、吃水、农村生态环境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从今年起,两年内完成1000公里的县乡公路改造;到2020年,基本解决山老区、采煤采矿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全省1万个村实现气化目标;加快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同时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摘要: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群众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好日子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我省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对此进行重点部署。根据《纲要》,未来几年我省将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方便就近上学。同时改扩建农村幼儿园1300所,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孩子就近入园。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未来几年,我省还将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和管理服务一体化,逐步建立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农村社区管理新模式,加快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省建设8000个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摘要:建成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解读: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我省提出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美丽宜居示范村要求在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强、文化特色浓、生态环境优的村庄开展创建,可以体现山西自然地理、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生态环境等不同特点。同时抬高门槛: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必须达到无害化标准;主导产业的收入必须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必须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领先全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记者 段伟华 武俊鹏)

 

(责编:小王)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