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安徽青年农民的“城市梦”与“乡村梦”
- 时间:2013-05-20 10:22
- 来源:新华网
簇新但简单的家饰,几个家常菜,秦海龙端着酒杯的手却略略有些抖,“我们在合肥有了自己的家!”
这个已近而立的安徽寿县汉子和妻子、孩子以及随着他们在省会合肥打工的表弟一家感慨万千,多年的奋斗终于让他们的城市梦更加清晰。
从18岁开始,秦海龙就开始跟着在合肥市做家装小包工头的叔叔打工,学习贴壁纸等装修技术,这个80后的农村小伙子从此就在心中埋藏了深深的“城市梦”。
“以前是羡慕城里人,觉得人家洋气,有文化,比咱会生活。”秦海龙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后来我想,我也不怕吃苦,虽然文化低点,定个目标好好干,将来在合肥站住脚,也不会比谁差!”
酷热的夏天在不能开窗的房间里挥汗如雨地贴壁纸,寒冷的冬天手上糊满冰冷的胶水,赶工的路上骑摩托车遭遇车祸而骨折……但秦海龙一直没有放弃。
今年4月26号,是秦海龙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日子,他和家人一起搬进了由他亲手装修的合肥新房,他打工了10年的城市因此不再是“他乡”。
“孩子马上上学了,我们还得继续努力,他是我们家的希望,要送他学英语、学弹琴画画,不能比合肥孩子差。”秦海龙说。
同样是80后,还有一群青年农民选择在自己农村老家实践梦想。
在安徽省凤台县钱庙村,“淝水湾”休闲农庄的项目部经理刘成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年轻人将乡村旅游业发展得有声有色。
“淝水湾休闲农庄是村里投资,村民以地和水面的经营权入股进行股份制经营,分为农事体验、农业观光、休闲渔业等区域,把传统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刘成说。
刘成忘不了他们起步时的艰难。“2007年刚开始干的时候没有路、不通电,天天吃泡面,自己拉电、修路。”刘成说,“那时工资一个月只有600块钱,收入比打工低多了,开始大家都有点动摇,但是想到村子的未来我们坚持了下来”。农庄的经营如今已初具规模。
80、90后的农民在城镇化中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和精神需求。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家王开玉分析说,他们的教育水平、接受能力、个人素质比起父辈有很大提高,这也是中国进步的表现。
每一个小我的梦想都是“中国梦”的基石。“只有真正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秦海龙们的梦想才能有更坚实的依托。”王开玉说。
(责任编辑:安娟)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