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德州:一个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简介 :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开展的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为重点的“两区同建”工作,实现了“就地城镇化”,有力推动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全国特别是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

 

  ——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源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开展的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为重点的“两区同建”工作,实现了“就地城镇化”,有力推动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全国特别是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

 

  今年清明节,回家乡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田庄乡东张村祭祖的中国农大副校长王涛遇到件“为难事”,村支书张和宽缠着他找县乡领导争取把东张村纳入“两区同建”规划,该乡党委书记杨秀英却犯了难,四五个村的支书都找她,使她这个“巧妇”着实感到了难为“无米之炊”的滋味儿。

 

  为难的不仅仅是王涛、杨秀英们,德州13个县市区上上下下都削尖了脑袋、使出浑身解数往“两区同建”规划里挤,有的直接找到书记市长那里,令具体统筹这项工作的德州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陈秀河既高兴又发愁。

 

  搞了四年多的“两区同建”,何以受到如此热捧?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一语道破天机:“德州市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建设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以‘两区同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子,创造了‘两区同建、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的新鲜经验,显著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面对省领导的表扬,从2008年担任德州市市长两年多就开始谋划此事,到现在担任市委书记后更力推“两区同建”的吴翠云倍感欣慰。她掐指一算: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378个,15万农户住进了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已配套建设产业园区876个,30万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农民来自各类园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以上。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感慨地说:“四年多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开展‘两区同建’,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德州的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一路走来,我们的作法没成想与十八大精神相吻合,这并不是我们有先见之明,而是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回应了农民群众的期盼。”

 

  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是人口的聚集,居住规模的扩大。为此,德州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组织进行了稳步有序的村庄整合

 

  德州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农村人口403万,占全市的70%。多年来,村多、村小的现状制约了德州农村的发展。从全国看,人口排名前三位的河南、山东和四川,人口数量相当,但是山东的行政村数量比河南、四川多出近一倍。从全省看,德州市农村人口占全省的6.4%;行政村8319个,却占全省的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人口最少的村仅有29人。

 

  “行政村数量多、规模小带来的突出问题是‘三高三难’。”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算了一笔账,三高:一是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按每村年均5000元计算,仅全市财政承担的村级工资费用就达4000多万元。如果减掉一半的村庄,每年可节约财政支出约2000万元。二是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重。目前,全市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比国家规定多出107平方米。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以村级党员远程教育建设为例,德州市和泰安市人口总数相差不大,村庄数却多一倍,为此全市多投入近5000万元,多出近一倍。三难:一是公共服务推进难。村庄多、规模小,没有一定人口规模,市场化服务项目难以生存。国家政策性投入也像撒芝麻盐,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村级班子管理水平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难。由于村庄规模小,村干部人选少,很难选出优秀的带头人。三是民主管理难。由于村庄规模小,大家族在村中的人口比例多,家族宗派治村的痼疾难以割除。

 

  为了解决“三高三难”问题,以便更好地聚集人口规模,形成城镇效应,从2008年底开始,德州市首先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亲”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村村庄合并,合并后的几个村称为一个社区。

 

  虽然村庄合并好处很多,但是困难也很大。时任德州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现任民政局局长的李淑华回忆当时的情景:合并了村庄,村名按谁的叫,村支书谁当,村委会驻地设在哪里,村集体原有资产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

 

  看准的事只要老百姓得益,再难也要办。德州市通过深入调研、周密布局、广泛发动、先易后难、情理相加等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到2009年底,全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070个行政社区(村)。村庄减少60%,行政村平均人口由原来的547人增加到1353人。

 

  村数减下来,多出来的村干部怎么办?接下来就是合并班子,并且要合得合法。2009年下半年,按照“凡合必选”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公开竞选,由社区党员选举产生社区党支部,社区村民选举产生社区村民委员会。县乡政府严把选举登记关、候选人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大会组织关。候选人同台竞选、公开演说,群众秘密写票,投票、唱票、计票全程公开。

 

  经过选举后,全市村干部由原来的30047人减少到17955人,减少40.2%。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5岁,比合并前下降4.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5%,提高19.5%;社区村委会主任中有企业或项目的能人占到54%。曾经参与此项工作的德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玉刚介绍,各级党组织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而一直未能解决的“乱村”、“弱村”等三类村班子问题,通过合村子、选班子一举得到解决,农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居住环境差、公共服务缺失,是城市与农村的最明显差别。为此,德州市按照“乡风民俗不能丢、文化特色不能少、现代品位不能低、社区面貌不雷同”的原则,以农村社区为单位进行了高标准居住社区规划建设

 

  “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搬进新楼的夏津县苏留庄镇苏东社区村民管善斌说,“以前我住的是40年前盖的老房,前年下大雨时,东面的偏房塌了。老伴吓得犯了心脏病,住院做手术花了14万元。从那,每逢下大雨,全家人担惊受怕,夜里都不敢睡觉。现在搬进新楼,不仅可睡个安稳觉,还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服务。”

 

  长期以来,德州广大农村一直有新房无新村。夏季泥泞,冬季寒冷,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改善居住条件、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成为农民的多年梦想。“如果不进行社区建设,村民的房子盖得再好,也是一个碉堡式的房子,出门道路泥泞,没有上下水、污水处理、供暖、供气等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活水平永远也上不去。”陈秀河深有感触地说。

 

  为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并村子、合班子完成后,2010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上来。

 

  新型农村社区新在哪里?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翟长生告诉记者,在规划上,坚持“顶层设计”。按照“乡风民俗不能丢、文化特色不能少、现代品位不能低、社区面貌不雷同”的原则,县城周边、乡镇驻地以多层为主,纯农村社区以两层为主。在设计风格上,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产业特点有机结合。在基础设施配套上,必须达到“五化八通八有”,翟长生解释,五化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八通即通水、通电、通暖、通气、通油路、通宽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八有即有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卫生室、警务室、超市、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同时,突出生态文明要求,保持和发扬农村传统生态和地域特色,社区绿化率不低于25%;坚持规划高标准、高层次,农村社区原则上规划5000人以上,乡镇驻地社区规划1万人以上。通过规划,3070个行政社区,又逐步调整优化到710个居住社区并建点。这样不仅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得到充分使用、共享,还可以大大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

 

  在建设中,德州坚持高标准,打造百年工程、精品工程,由过去让农民“一代人建几次房”变成“建一次房几代人居住”。为确保建筑质量,各地普遍建立了由专业监理公司、乡镇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三方参加的质量监督队伍。许多建筑工地,部分施工的工人就是从当村招来的,这样,村民们参与其中,全天候监督施工过程。

 

  按照规划先行、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生态宜居、群众受益和依法依规的原则,齐河县率先行动,全面推进。南北社区、洪洲社区、华中社区等很快拔地而起,在全市树起了标杆。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留得下、住得久,真正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最终成为市民?德州市在农村社区附近配套进行了产业园区建设,使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以往,每年春节过后就要去青岛打工的平原县王庙镇王庙村村民高娜娜,从去年开始决定不再外出了。

 

  王庙镇实施“两区同建”后,高娜娜所在的村庄与附近几个村庄合并为一个大社区。在社区附近的产业园里,有纺织、服装、酿酒、机械加工等十几家企业入住。高娜娜一家从低矮的平房搬进110平方米的新家,她本人也在恒丰纺织公司的细纱车间干上了挡车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产业是社区的支撑。农民进入社区后,如果没有就近就业,农民再外出打工,新建的社区还会成为新的“空心村”。

 

  2011年,针对进入社区后农民的生产问题,德州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两区同建”的工作要求,即“居住向社区集中,生产向园区集中”,大力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和农村经济集约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两个转变”。

 

  “两区同建”关键在“同”。没有园区的发展,就不能实现农民的真正富裕,社区的建设就不可能持续。德州市把农村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城镇化的支撑和保障,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横抓区域、纵抓产业,市场引导、龙头带动,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将产业园区规划与现有产业基础、农村社区规划、区域位置有机结合起来。提出“1+X”的要求,即每个乡镇规划建设1个产值过亿元的示范园区和若干个主导产业园区。全市共规划了农业、工业、商贸、文化旅游产业园区1538个。目前,已形成规模的园区有399个,解决农民就业30万人。

 

  “在家门口打工,挣的钱和在外地差不多,但含金量大不相同。吃的便宜,不用租房子,不用挤车买票,往返的路费也省了,还能天天见到孩子,也不耽误种地。”28岁的高娜娜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德州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市”,但这一现象正在悄悄改变。新任人社局局长何连生介绍,近年来,“两区同建”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以及家门口打工的诸多优势,引得“候鸟”纷纷还巢。2012年该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75%的人选择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更多人选择留在德州。

 

  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土地规模化。为此,德州市在“两区同建”的同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大户集中,发展规模种植、产业化生产

 

  去年9月,齐河县大黄乡石碑杨村农民王成亮成了名人。通过土地流转,他把该县赵官镇和胡官屯镇的11个村庄相连成片的1.32万亩土地承包下来。单户农民如此大规模流转耕地在山东省还是首例。

 

  王成亮告诉记者,这事能成多亏有了“两区同建”。赵官镇和胡官屯镇紧邻济南。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土地的依赖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合村并居,“两区同建”后,农民在产业园区上班,住上楼房种地也不方便,因而农民流转土地意愿强烈。

 

  当地镇政府顺势而为,成立了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农民自愿把土地流转到土地中心,然后经过土地中心把这相连成片的土地流转到王成亮手中。王成亮接手这片土地的条件是:不改变土地用途,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每亩地每年付给农民租金1000元,种粮补贴也仍由原农户领取。

 

  虽然只是刚接手这大片耕地,但王成亮已经尝到规模化种植的甜头。过去耕作一亩地需要3个人,现在耕地、播种等全部使用大型农机具,万余亩耕地仅用劳力30人。而批量购买肥料、良种,价格也能便宜很多,仅此一项每亩至少能节约200元钱。

 

  土地流转让王成亮有了用武之地,也让在济南打工的赵官镇东何村村民李长奎解除了后顾之忧。把地租给王成亮后,再不担心要“扛着铁锨上楼”了,农忙时节也不必急着往家赶了。每亩地1000元的流转金再加上种粮补贴,家里8亩地不投一分、不出一力,每年就能有9000元的收入。再加上打工挣的钱,与自己种地相比,就有了两份收入,李长奎心里偷着乐。

 

  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告诉记者,“两区同建”和土地挖潜互促联动,搭建起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民增收,加快了城乡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双向流动,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目前,德州全市流转土地面积达1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在全省最多。其中,经营耕地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规模户达245个,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3个。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8.6%;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500多家,入社社员20.1万户,带动农户30多万户,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两区同建”创造的“就地城镇化”模式,成为传统农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条可鉴路径

 

  德州市新任市长杨宜新介绍,目前,一个以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为体系的城镇化格局正在德州逐步形成。

 

  “两区同建”,让德州农村经济集聚集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共规划新型农村社区1184个,同步规划农业、工业、商贸产业园区1538个。特别是农业园区建设,催生了一批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粮食、棉花、蔬菜、林木、畜牧五大主导产业齐肩并进,带动加工业、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两区同建”,让德州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分工分业,规模经营和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形式。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2元,比上年增加1252元,增长15%,增幅全省第一,其中非农收入6013元,占62.62%,非农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6.4%。

 

  “两区同建”,让德州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近年来有15万户农民搬入新居,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基本达到“五化八通八有”标准,农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全市共建立社区服务中心868个,社区农资和日用品超市2412个,一大批现代气息浓郁、环境整洁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历史性地改变了传统农村房屋破旧矮小、村庄脏乱差的状况。

 

  “两区同建”,对德州持续拉动内需作用明显。近三年全市直接用于农房和农村社区建设投资300多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加上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总投资达360亿元。如果再加上农村各类园区建设和农民搬进新居需添置家具、家电等用品,每年产生的消费拉动则更大。

 

  德州的“两区同建”,正在不断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业不离家、就地市民化”的美好愿景。全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德州的“两区同建”,找到了传统农区城镇化的切入点、总抓手。通过农村就地城镇化使城市重心下移,加速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培育与成长过程,有效规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和“农村病”,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打造了新平台,对中国广大传统农区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具有示范意义。


 

(责任编辑:安娟)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