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公告>>

青岛城镇化新模式:先富起来再当市民住楼房

    简介: 中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城镇化模式。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那里的村民并不急于成为城里人,他们要产业先行,等村民富起来了,有钱了,再当市民、住楼房。

    中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城镇化模式。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那里的村民并不急于成为城里人,他们要产业先行,等村民富起来了,有钱了,再当市民、住楼房。
  “我们现在就是想住楼,为什么呢?一是不用我们花钱,有房子的1:1置换楼房;二是冬天住楼有地暖。村里集体有收入,能覆盖一部分内容……”
  说这话的,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藏南镇藏马山集聚型社区的村民陈丰。藏马山集聚型社区是由长阡沟村等附近4个村子组成的,在外打工十几年的陈丰,在2007年回到了家乡,把家里十亩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在家门口打起了工。
  藏马山集聚型社区的土地分散,不适合种植, 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和陈丰一样,把土地交给风景区或者蓝莓园。陈丰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一亩地一年收800块钱的租金,在企业里打工挣钱也不少,相当于一个人有两份收入。
  “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收成好的时候一亩地能剩一两百,但是土地流转出去之后,旱涝保收,一年一亩800块钱。打工这块,我和我对象一年有四五万块钱。”
  一年一亩地800块钱,陈丰觉得很满意。不过在黄岛区的另一个村民社区祝家庄中心社区,村民们开始渐渐有了新的担忧,他们担心等到10年、20年以后,800块根本买不了多少粮食,这样把土地流转出去并不划算。为了打消大伙儿的顾虑,社区组织大家和企业提出了用小麦结算的想法。祝家中心社区常务副书记高学绪:
  “我们社区跟公司交谈,每年6月30号兑现1300斤的小麦或者现金,这样就能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保证大家有饭吃。”
  以前是自己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村民把地交给企业,自己在企业里打工摇身一变成了“工人”,虽然还是在自己家地里干活,但是毕竟身份不同了,锄头、铁锨这些农具也用不上了,村里很多人开始有了住楼房的想法。
   村民们想住楼房过城里人生活的愿望要实现,可是这农民上楼的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先不说住上楼房之后的物业费、水费、取暖费,单单是买楼,就让很多农民犯了愁。就按一平米1000块钱来算,100平米就要10万块钱。这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可能是攒了半辈子的钱。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呢?在已经动工建设新社区的黄岛区藏南镇,农民上楼缺资金的问题似乎不存在。藏南镇宣传委员于芳说,藏南镇的农业产业化这几年飞速发展,借助农业产业化的实力,让当地开发的公司先投入盖房,村民们用老房子可以免费置换一套120平米的楼房,让农民住上楼房没有了后顾之忧。
  “我们这很多城里打工回来的,大家都希望生活得像城里人一样。我们这工作好做一些,都是先建房子,公司有投入减轻负担。老房子评估之后还给钱。”


 

(责任编辑:安娟)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