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阿荣旗音河乡:以"动"解"冻",打破服务缺位难题

  以“动”解“冻”,打破服务缺位难题

  --阿荣旗音河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综述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中,阿荣旗音河乡通过学习教育、走访调研、听取意见、边学边改,让党员干部真正“动”起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挖掘服务潜力,解除党群“冻”的关系,清扫四风问题,化解民生难题,拉近服务距离,确保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一、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增强

  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在“大学习”行动中,音河乡党委采取集中共学、主动送学、干部送学、领导督学的方式,确保了学习教育“质”与“量”的双提升。

  集中共学的方式,保证了学习时间不打折。乡党委在四楼会议室,共计集中学习9天,期间邀请了党校、宣传部、纪检委的讲师,为机关干部、支部书记、乡直机关负责人宣讲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8337发展思路、党的群众路线等必学科目,组织观看了《生死牛玉儒》、《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必看影片。对于因公事、私事耽误学习的党员干部,我乡采取周六补学的方式,确保每名党员干部学习不少于7天。

  主动送学的方式,保证了学习范围不遗落。结合大引领工作,在引领队入村走访中,特别走访老弱党员,为其上一堂党课、送一份资料、问一声冷暖,重新激活老弱党员的红色细胞。并结合村村通广播“播”、富吉金桥网“挂”、《音河动态》“发”、短信平台“送”这四种形式,将学习内容及时准确地传送到普通党员、老弱党员、流动党员耳旁、眼前,确保参学率100%,彻底扫清了学习死角盲区。

  干部领学的方式,保证了学习方向不跑偏。在各支部集中学习过程中,乡党委为每个支部统一印发了学习资料,选派以引领队员到各支部动员部署,组织学习,通过“派讲师、定课本”的方式确保学习内容充实、时间充足。在不走样地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分批组织全乡党员参观党建中心、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自选动作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党员的思想认识。

  领导督学的方式,保证了学习质量不缩水。在党政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动下,全乡干部、村书记共计撰写学习心得30篇。为促动学习内容更好地被消化,乡党委为机关党员、站所负责人、支部书记分发了印有学习记录、学习心得、走访记录、调研报告、对照检查的记录薄,为普通党员分发了学习记录薄。同时,乡督导组先后两次到各支部检查学习笔记、了解征求意见情况,并对部分党员存在学习时间不足、态度不认真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回头看”的方式将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二、全面开展走访调研,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明确

  音河乡党委将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向群众征求发展建议、发展方向,询问存在困难和意见,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的服务方向和重点。

  党政班子带头调研,问政于民。带着2014年该如何发展的课题,乡党政班子带头入村开展调研,经过2个月的走访调研及乡党委的共同研究,形成了全乡2014年“ 一个破题、两处新村、三层平台、四大产业、五村奋进、六项目标”的发展思路,即:实现一个民族产业破题(民俗特色游和黑木耳精深加工厂),开展两处新农村建设(全力建设新建村,继续抓好维古奇村的新农村建设,打造秀美“音维长廊”),完善三层工作平台(三个平台,即党群信息传递平台、党群工作服务平台、党群活动交流平台;三个载体,即领导带班“七个一”、机关站所“周报告”、村级管理“事事评”;三个规范,即党委工作规范化建设、政府运转规范化建设、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壮大四个富腰包产业(淀粉做大、南瓜做强、五荒披绿、圈圈牛羊),引领五村发展奋进(加强富吉、和平、五龙泉三个新农村的后续建设,强力引领其他五村发展奋进),坚定六项产业发展目标(按照“4+2”产业发展模式,立足原有四大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展望发展空间,拓宽发展道路,增添“木耳遍养、培训渐忙”两大产业目标)。

  分管领导走访调研,问计于民。各分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明确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带着寻求答案的心态深入基层求意见、搞调研。具体而言,党委书记就2014年乡党委工作做调研,乡长要就2014年乡政府工作做调研,其他分管领导要就分管工作调研。通过为每名领导班子成员确定调研题目,将调研行为进一步具体化,目前领导班子成员已经完成7篇调研报告。

  党员干部走村入户,问需于民。在听取意见环节,音河乡采取“会议座谈‘征’、分类走访‘寻’、定点接待‘等’”的三种方式,通过党委、引领队、村组的三级聚焦的办法,去打捞社情民意。截至目前,乡党委带队到七个村开展了座谈会。为实现“五个全覆盖”,音河乡以大引领工作为载体开展了“全面走访”工作,重新印发了民生台账、干群联系卡,为每一户家庭都建立了包括基本信息、存在困难、意见建议的档案,并要求引领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当场给出解决措施或答复,帮助每一户都制定一份个性化的发展建议。目前,全乡共计征求意见115条,其中“四风”问题10件,涉及合作医疗报销慢、出行难、网速慢等民生问题56件,涉补贴下放慢、贷款难、就业难等发展类49件,应由乡级解决的56条,乡党委已经召开交办会,正在逐条落实,其余59条已经附上建议上报旗委。

  三、深入开展整改落实,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和方式进一步转变

  乡党委围绕此次活动“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三大重点任务,建制度、搭平台、抓整改,进一步转变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制度得到加强,四风得到遏制。除“四风”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任务,我乡党委按照边查边改的原则,通过筑起制度高墙,将“四风”问题锁进制度的牢笼。三个载体。领导值周“七个一”。每周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值周,并执行“七个一”值周制,即:主持一次例会、组织一次学习、做好一周公告、编发一条信息、安排一期广播、督查一次考勤、打扫一次卫生。机关站所“周报告”。各站所负责人要在周五上午将本周的工作小结及下周的工作安排报送至党政办,并由党政办整理后在电子屏上滚动播出,起到对重点工作捋顺、提醒、强调的作用,也为各机关干部营造赶超氛围。村级管理“事事评”。为将村级组织分类管理科学化、常态化,我乡执行村级组织日常工作评分制,在乡党委每一次布置重点工作后,分管领导都要根据每个村完成的质量、态度和时限为其打分,评比结果将作为年底分类定级的重要依据。三个规范。党委工作规范化建设。执行“书记统揽全局,副书记协调督办、委员各负其责”的管理办法,由纪检委员抓机关纪律(重点抓中央八项规定和旗委十条规定的落实和执行)、组织委员抓村级管理、宣传委员抓干部学习,通过“书记总体抓、分管具体抓”的方式推动了党委工作规范化运行。同时,乡党委将印有十条规定内容的图版放置在便民服务中心和政府食堂,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纪检委员的定期+随机式查岗和群众的明监督、暗举报,党员干部中上班时间喝茶看报的少了,下班打牌喝酒的少了,办公场所的门槛低了,日常接待的标准低了,乡党政机关的作风得到明显好转。政府运转规范化建设。按照中央相关要求、标准,重新调整了办公用房;成立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重新制定了政府接待、政府经费、站所经费、村级经费、出差管理、休假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和办法,执行三公经费月报告制度,通过分析经费支出情况,随时调整财务支出方向;推进乡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执行AB岗制、去向报告制、对口政策解答制,保证了群众有事“知道找谁办、知道怎么办”。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高频次选派了引领工作队下乡入村,帮助各村完善运行机制,指导开展党员“学议帮”活动,严格按照“3221”工作法决策村级事务,做好村活动室取暖设施、远教设备、村村通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确保村级组织规范运行。

  问题得到解决,利益得到保护。为防止征求来的意见留在桌面上、存在档案室、睡在台账里,乡党委采取小事现场办公、大事会议交办、重特大事上交旗级办的方式,切实解决了问题,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在召开座谈会的过程中,现场办公6次,解决问题16件,乡党委意见交办会上为40件问题找到了责任人、责任单位,其余59件附上意见报到了旗级。为了保障问题快速、有效解决,乡党委督导组入村开展了督办、促办工作,并即时在乡政府大屏幕上公示问题办理情况。同时,为保障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乡党委搭建起了由群众接待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组成的党群工作服务平台。将巡回法庭、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整合到群众接待中心,及时有效的化解群众矛盾,充分发挥接待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由十家单位组成可办理27项业务的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简约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意识得到提升,服务得到畅通。为进一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乡党委召开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集中讨论会,在相互探讨、分析问题、研究措施的过程中,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乡党委开展了村不漏组、组不落户的“全面走访”活动,主动上门为群众解决问题,谋划发展思路、协调发展资金,打破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缺位问题。在贷款难、贷款少的情况下,更有干部主动为群众担保,帮助群众协调贷款。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乡党委搭建起了党群信息传递平台,通过覆盖全乡各村组的村村通广播和收录全乡上至机关干部下至村民代表的手机短信,将党的声音、惠农政策、音河动态不失真地传递给群众,打破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断档问题。

 

(责任编辑:崔凤娇)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