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串珠成链 春风长绿江南岸
- 时间:2024-05-10 09:28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记者 龚后雨 通讯员 戎益升
“嘀嘀嘀……”5月1日,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汽笛鸣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田园新干线”上的红色小火车“振兴号”缓缓开启。清风拂面,阳光正好,来自各地的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随着悠然晃动的火车节奏调好焦距,对准绿色的田野、错落的树木、不知名的野花、倏然飞过的小鸟一阵猛拍。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游人纷纷感叹,好一派苏南的美丽田园风光啊!
这番美景在太仓市广袤的乡村并不鲜见。近年来,太仓市紧紧抓住江苏省和苏州市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的有利契机,高质量推进特色精品、康居、宜居乡村建设,创新性地以太仓市金仓湖区域城厢镇三个行政村为本底,引入驻村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力量,统筹各村优势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抱团发展,全面推进片区生态、田园、产业等要素有机融合,全力打造金仓湖现代田园特色精品示范区,使之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示范典型。
天下粮仓,四季太仓。金仓湖现代田园特色精品示范区瞄准“以金仓·见太仓”目标定位,立足自身产业优势、生态本底与文化底蕴,按照“以农助旅、以旅兴农、以文提质”的规划理念,以“破界、串点、连线、成片”为突破点,高点定位、整体规划、协同发展,依托“现代循环农业—东林村”“人文宜居水乡—万丰村”“文化创新发展—电站村”产业本底,实现三村联动,汇聚资源、整合资源、放大资源,探索“城乡融合、产业协同、服务共享”现代乡村发展模式,展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特色田园乡村现代化新图景。
东林村:生态循环“变废为宝”
地尽其用,人尽其能。近年来,城厢镇东林村在土地集中、合作经营的模式下,依托科技支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闭环发展模式,促进了强村富民,实现了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多赢。
东林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苏齐芳告诉记者,东林村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的核心可概括为“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具体为:“一片田”——东林村依托常年经营的2775亩农用地,生产稻麦果蔬;“一根草”——利用现代化秸秆收储设备,将秸秆送至饲料工厂加工成牛羊饲料;“一只羊”——东林村生态羊场养殖本地特色湖羊,消耗自产秸秆发酵饲料;“一袋肥”——将羊粪收集后送至肥料厂,通过发酵工艺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曾经,水稻收割以后,堆积如山的秸秆就成了村里的“老大难”问题——直接焚烧污染环境,全量还田又影响粮食生产。几年前,东林村引进了10套秸秆收储打包设备,因地制宜,把“没人要”的秸秆渐渐变成“宝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东林村目前在巩固发展“四个一”循环产业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业态,构建了“7+3+ X”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7”是指循环产业链实现向“七个一”延伸。园区围绕农牧废弃物多级增值利用的目标,新增“一粒米”“一颗芽”“一头牛”三个循环农业项目,完成从“四个一”到“七个一”的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构。“3”是指新增“一个乡村振兴学院、一条田园新干线、一条农耕风情水街”三个产业纽带,构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核心,以田园旅游、培训教育等产业为延伸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同时配套建设悦莲庄、穗月广场、皮划艇、彩虹滑道等若干创意农文旅项目。
目前,东林村“7+3+X”产业体系已初步成型,各业态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互促并进、耦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万丰村:让“好风景”变“好钱景”
走进城厢镇金仓田园万丰驿站,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井然有序,三三两两前来办事的村民各得其所。这个配备了妇女儿童之家、图书室、书画室、健身室、卫生服务站等各类功能的便民综合服务楼,为村民提供了集教育、管理、培训、展示和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让记者惊讶的是,一个村级卫生服务站竟然设有诊疗室、药房、针灸室、观察室等,并配备2名专业的社区医护人员,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看病求医。
万丰村拥有“三水一宅六分田”的自然风貌。区域内水网纵横交错,自然蜿蜒,开阔明净;民居枕水而建,清新淡雅,错落有致;农田整齐划一,灵动秀美,风光无限。村落里还散落着状元墓遗址、元代沉船、明代古井、塘市古木等文物以及世袭中医、苏作木匠、丹青国画等文化印记,是一个美丽宜居、底蕴深厚的村落。
近年来,围绕“稻香、水乡、书香、花乡”发展定位,万丰村根据村庄肌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立“绿动先丰”行动支部,发挥红色引擎在拆违整治、土地整理、村民调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125积分管理办法”“宅基管家”管理模式,落实“最美庭院”评选、“人居环境示范户”评比等措施,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村规民约劝导作用、乡贤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美丽乡村不仅要美,而且要富。为丰富村庄经济内涵,万丰村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美丽乡村、特色精品乡村建设,挖掘状元文化、塘市文化、漕运文化等,引进社会资本运营“三水一宅”共享农庄和东园艺术工坊,联袂打造中高端民宿餐饮项目,并成立太仓市万沣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培育民宿经济,带动农户参与自主经营,通过厚重的文化底蕴,联动自然风光和人文风采,打造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目前,村庄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美丽经济”方面亮点纷呈:“新毛芋艿”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深加工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大米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三水一宅”状元村项目经营日趋完善,获评苏州市共享农庄;“介·澜”民宿成为太仓市首批授牌的民宿之一……
万丰村将生态种植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在合作农场的基础上成立了万丰村生态有机基地。同时,该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优做强稻麦产业,实施标准化有机种植模式,打造有机生态稻米种植示范基地,规划推进新毛芋艿产业基地建设。万丰村通过农文旅融合,把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让“好风景”变“好钱景”。
电站村:深耕文化之田
双拥国防主题公园、乡村法治公园、节水教育基地、村史馆、智慧大屏教室、开心农场、文明实践圈、红色影音教室……徜徉在城厢镇电站村美丽的土地上,记者被一个接一个文化、教育、娱乐设施所吸引。近年来,电站村由传统的村落建设模式变成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农村典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劳作实践基地,形成实景文化教育景区矩阵。
“小朋友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踏青放松,还可以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知道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正带领孩子们列队走出电站村太仓市节水教育基地的镇洋幼儿园王老师告诉记者。
厚植红色沃土,深耕文化良田。电站村作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质和产业集聚效应的乡村振兴样板,利用主题公园和研学基地的天然优势,聚焦乡村振兴、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农耕文化、节水教育等,借助专业院校的合作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共建共享,为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阵地保障,让教育之风吹拂遍地,文化润民入脑入心。
鲜果为本,农旅为基,教育为先。电站村依托优质林果基地,持续锻造长板,致力于打造国际田园艺术综合体。目前,电站村生态园已形成1800亩林果种植区,夏黑葡萄、翠冠梨、新毛芋艿、火龙果、猕猴桃、蓝莓等特色蔬果远近闻名,配有成熟采摘模式,可谓季季有鲜果,甜美尝不完。
绿野桃源,“仙”境流连,休闲农文旅提质农产品附加值。春夏之交的电站村空气清甜、碧波荡漾、林木繁茂、鲜花遍地,农庄饭店、田园宾馆、乡村民宿、清禾咖啡等一批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成为“星空之下,田园之上”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23年,电站村游客接待量达40万人次。
太仓市金仓湖现代田园特色精品示范区以循环农业产业集群为切入点,以文旅休闲为特色,通过空间缝合、资源整合、发展聚合,系统推进区域内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一盘棋”品牌思想构建游览主线,串联循环农业基地、特色田园乡村等特色资源,形成融自然、田园、产业、文化于一体的空间连片区域,真正实现示范区交通成网、产品成线、产业成链。
太仓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太仓市金仓湖现代田园特色精品示范区将继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对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指南以及示范区培育工作方案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进一步增强片区辐射效应和引领作用,全力打造现代特色田园乡村的“金仓样板”。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