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浙江杭州东梓关村:绘就“浙派民居”新范式


  【案例概况】

  东梓关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这里风景如画,在“浙派民居”的建设指引下,精致还原了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成功入选了“千万工程”20周年乡村振兴的全国案例。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927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37平方米,由40多幢农居组成。项目充分融汇自然山水,重构组团布局,创新建筑特征,探索实践出一种适合乡村大规模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和操作模式,进而打造“低造价”“高品质”“可推广”的“新浙派民居示范区”。

  •依托百姓需求 重构乡村院落

  乡村聚落的“多样性”是东梓关村农居工程设计的重点,村居建设从四个基本单元出发,以“立体+平面”的院落形式,提升乡村聚落的多样性,进而衍生出多种组团,再由组团构成村落。新农居一共有四种基础户型,底层层高3.3米,二层层高3.0米,三层普遍为坡屋顶阁楼,部分阁楼空间可做功能空间使用,户内空间面积较为充足。通过对传统民居性质的研究,平面功能空间从农民真实需求出发,回归生活本源,演变出符合当地村民生活所需的形式。遵循当地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边进入的习俗,每户都有三个小院,后院放置单车、农具等,侧院放置柴火、杂物等,南院作为正门入户的小花园,在功能上完全满足村民的日常居住生活需求。

  •丰富活动内容 激活共享空间

  该项目既保证了村民的居住空间,也通过增加公共性服务,寻找价值归属感。在新建农居以北、新老村落交界处增设了一座村民活动中心,设计打破过往长期封闭的活动中心空间模式,将一层全部开放,设计以较小的尺度单元承载了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细微性,从棋牌等体育活动到小铺叫卖,生活化的语境被细分为相对独立的小场景,来往人群可在连通内外的灰空间里自由穿梭、停留,空气、阳光和自然景致在无形中成为公共生活的背景,共同构筑“大屋檐下的微型村民天地”。

  •演绎传统元素 打造江南意境

  村庄建筑设计跳脱出传统符号化的束缚,聚焦符号的现代演绎,写意地表达江南意境。注重应用坡屋面这一历史元素,巧妙结合传统民居人字屋面中微曲、起翘的做法,再通过抽象与重构策略将屋顶做成不对称坡、连续坡、长短坡,几个单元相互连接,使得屋面关系相互呼应,深灰色屋顶与白色墙体相互映衬,外实内虚的界面处理增强了传统江南民居神韵和意境的视觉感。

  •创新本土建造 建设低碳乡村

  村庄建设既要考虑颜值,更要着眼经济、实用、耐久的原则,注重建设的可推广性。考虑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成本及施工简易程度等因素,亦方便村民的日常维护使用,农居建设选用白涂料、灰砖面以及仿木纹金属等商品化成熟的材料,减少木头、夯土、石头等用料的使用。在檐口设计上,通过内檐沟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使白墙这一元素得到了有效保护。东梓关村积极利用新农居建设,创新节能墙材的应用与推广,实现本地节能墙材应用占比超99%,农户年均节省电费500元。

  乡村发展注重产业为基、民生为要、文化为魂、风貌为美。只有产业的导入、文脉风骨的重塑、民风民俗的传承,才能重新充实乡村结构的肌理,激活乡村生活的活力,使之焕发新生。东梓关村农居工程为深化“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以及富春江流域、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派民居建设提供了创新示范,未来富阳将会涌现出更多“乡村样板”,让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美得有厚度、美得更富裕。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