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江西泰和:一个村庄的嬗变

  为有效破解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空心村”整治难、农民建房用地供给难和管控难问题,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思想为先导、公平为标尺、统一为标准、提升使用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系统施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宜居的需要。

  泰和县苑前镇颜家村共有900余人,属于典型的家族聚落型传统村落。以前,村民建房随意性大,“建大建小全凭强弱、朝东朝西全看喜好”,房子风格迥异,环境脏乱不堪。同时,村庄内散布着百余块闲置地和危旧房,每块面积10~50平方米不等,面积分散,难以利用,村民建房陷入了“村庄虽大,却安置不下一幢新居”的尴尬境地。

  群众呼声强烈、改革愿望迫切,苑前镇党委、颜家村党支部积极响应,探索村民建房管理改革,促进基层治理机制创新,一个村庄的嬗变由此发生。

  依据村庄总体规划,拆除危旧房屋46栋,面积1.1万平方米,利用部分拆旧面积,规划建房24栋(宗),村庄面貌从杂乱无序到井然有序。改革后,村民申请建房由“人找地”变为“地等人”。一次性解决了24户、120余人的建房需求,供需矛盾得以妥善解决,村民建房从遥遥无期到入住可期。以前,由于村庄“只见新居,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村民外流51户、200余人。现在,新居、新貌、新配套,村庄功能品质全面跃升。30名在外人口回乡定居,20户村民提出返乡建房需求,村落由人烟稀散到炊烟袅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房事关村民切身利益,涉及群众核心关切。一是把政策讲足。针对村民思变求变的心理,在颜家村党支部的引领下,组建了村民建房理事会,工作中做到了“五个一”,即每名理事会成员发放一本工作手册,村庄开设一个宣传栏,每户配备一名政策宣讲员,为每位村民印发一封公开信,为全体户主建立一个普法微信群,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二是把功课做足。针对村民怕吃亏、重实惠的心理,理事会成员带着协议书上门、带着效果图上门、带着成本账上门、带着政府配建项目上门,明确了贡献突出优先、拆迁面积优先、申请时间优先、家庭整合优先“四优先”选定宅基地原则,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三是把典型树足。确立了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理事领头“三原则”,老党员、老村干部在工作中始终冲在一线、直面问题,化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让其他村民肃然起敬。

  群众是改革的主人。乡土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改革推进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权利。一是代表选举一方不少。村民建房理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一人一票,众人公推;不管贫富,只重公认”,既确保了改革的方向性,也保证了代表的广泛性。二是过程管控一丝不差。坚持原则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具体事项由村民建房理事会商定,每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建房理事会会议,均由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对会议讨论的事项、表决的情况详细记录在案,确保工作全程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有源可溯。三是村民参与一个不落。事关改革各项决议,定期在宣传栏上红纸张贴公开,在微信群公示,确保所有村民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工作进展情况。

  阳光是最好的监管。理越辩越明,账越算越清。一是公道定价。由村民建房理事会组织村民代表对所有村庄内闲置地、危旧房的界址、面积、权属等信息进行统一登记造册,然后集中统一拆除。拆除后,按照可置换、可预留、可归整、可折价的“四可”原则,由村民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处置方式。折价补偿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讨论,“选地选钱,各取所需,各如所愿”。二是公平竞价。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风格、统一物料、统一施工的“五统一”模式,由村民建房理事会专门负责村民建房的监理、监管、监工事项,通过市场询价比对、集体抱团砍价、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三到场”,即材料进场理事会集体到场、开工建设理事会代表轮值到场、完工验收理事会和建房村民集体到场,保证了模式运行和建筑质量。三是公开标价。按照前期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平摊、规划范围平均的办法进行成本核算,确定了宗地使用权取得成本。由村民建房理事会设立统一账户,统一管理,所有开支需经理事会会长、会计、出纳签字支付,同时,在宣传栏上和村民微信群里每半月公示一次,确保每分每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泰和县以颜家村为示范,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农民建房管理改革,以镇村到位不越位的引导,建强配优村民建房理事会,“在哪建”由村民自决,“怎么建”由村民自主,“如何管”由村民自理,以先进带动后进,以个体影响群体,解决了一系列政府不能明确、难以明确的问题,政府由“操盘手”变为了“仲裁人”,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村民在改革中有更多参与感、获得感、满足感,起到了推动一村、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孙英剑

上一篇:江西广昌:红色名村换新颜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