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公告>>
公交优先还用限行吗
- 时间:2013-10-12 09:24
- 来源:人民日报
简介:此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北京市发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如果把公交优先看作治堵、治污的一剂良药,那么限制非公交车出行就相当于服药时忌食辛辣、油腻之物。限购、限行与公交优先不矛盾
中秋、国庆双节前夕,北京等大城市的道路拥堵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此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通过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北京市发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是路上跑的机动车太多,而机动车太多还有另一个后果,即空气污染严重。不言而喻,无论是治堵,还是治污,都需要控制机动车总量,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但人们的出行需求是刚性的,在控车、限行的同时,必须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
有意思的是,对于公交优先,社会各界有很大共识,很少听到质疑之声,而对于是否应该控车、限行,争议始终不断。
公交优先意味着什么?公交优先,是不是就不该限购、限行、提高开车出行的成本?
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既有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机动化出行系统,也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多骑自行车,而不是无限制地开车出行,这才是公交优先的本义。
有人说,公交优先会吸引许多人放弃开车而乘坐公交,地面不堵了,就没必要限购、限行了。这话说对了一半。吸引人们放弃开车,缓解地面拥堵,正是公交优先的一个目的。然而,谁都知道拥堵是路少、车多两大问题同时叠加造成的,如果一边发展公交,一边任由机动车数量增长,问题能解决吗?
有人说,公交优先必须多修路。路修得再多,道路资源也是有限的,公交优先当然要让公共电汽车优先使用道路资源。不限制非公交车,它们与公共电汽车争抢道路资源,如何体现公交优先?放任非公交汽车上路,继续造成拥堵、加重污染,公交如何吸引人,城市如何宜居?
更何况,公交优先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一个城市能够一下子做到公交优先,也没有一个城市敢说它现在做到了公交优先。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交优先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公交优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城市道路上,公交车与非公交车并行是肯定的,在公交车与非公交车博弈的过程中,要想公交优先,必须对非公交车出行有所限制。
想开车的人不妨琢磨一下路口的红绿灯。汽车来到这个世界,一开始可能没有太多规矩管它,时间长了规矩就多起来,大家耳闻目睹最多的就是红绿灯。控车、限行等办法,如同给迅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亮一阵红灯,它也只是限制,不是禁止。如果不否认红灯的作用,请理解限购、限行的意义。
说白了,除非人们全都步行、骑车,不使用任何机动车,否则解决现行的拥堵问题只能综合施策。如果把公交优先看作治堵、治污的一剂良药,那么限制非公交车出行就相当于服药时忌食辛辣、油腻之物。限购、限行与公交优先不矛盾,与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不矛盾。
(责任编辑:李艳)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