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完善应急管理措施 推动洪灾之后乡村治理

  □ 赵宏波

  目前,河南省抢险救灾工作还在持续紧张进行当中,尽管郑州市、安阳市、新乡市等城区内涝已经基本消除,但一些县城、乡镇与村庄仍处在灾后重建的关键阶段。洪水造成部分受灾地区农田积水、村庄房屋倒塌损坏,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需要深刻剖析农村地区受灾严重的具体原因,总结当前农村地区在面对洪灾应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推进农村治理的路径与对策。

  农村地区受灾严重的问题与原因

  ●农村地区应急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地区应急基础设施薄弱是其成为暴雨重灾区的主要原因。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防洪工程建设比较落后,防洪标准偏低,一旦遇到极端降雨天气就会形成洪涝灾害,防洪体系工程建设迫在眉睫。

  城乡之间防洪设施建设差别较大。城市建设中,按照规划要求形成了地表、地下管网相结合的排水系统与配套建设。而农村地区由于居住相对分散,人口密度低,人口规模小等,其防洪排水系统相对不成系统,主要依靠地表自流形成排水网络,加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投入少、欠账多,长期以来成为防洪保护的薄弱环节。一旦遭遇特大暴雨天气,农村地区抵御洪涝能力比较脆弱,应急排水能力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容易成为重灾区。

  ●农村地区居民应急意识欠缺

  从此次新乡卫辉、鹤壁浚县等农村地区居民应对洪灾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居民在洪灾来临时表现出不知所措、焦虑恐慌,反映出居民在应对突发事件、重大洪灾时,应急安全意识、应急措施等相对缺乏,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由于平时对洪灾危险程度认知的不足,农村居民在房屋建造质量、公共服务设施选址等方面未能考虑洪灾因素,是造成受灾地区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的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应急人才缺乏

  长期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模式改变,更多的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地区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地区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老人、儿童与妇女成为农村的主要人口构成。这种现象导致在应对突发灾害时人员组织缺乏、人员抢险力量薄弱等问题。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村防洪、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长期缺乏维护与维修,一旦出现险情,堤防维护与救灾能力薄弱,致使村民经济损失严重,将引发农村更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农村地区缺乏应急管理与科学救援的专业性人才,应对突发事件更多依靠经验,缺乏专业、科学、有效的救助方式方法,使得农村地区救援难度大、救援进程慢、救援效率低。

  ●农村地区应急救援管理机制不健全

  此次遭受洪灾的农村地区成为政府与社会救援的重点,全国各地社会组织迅速集结力量,参与河南省农村地区的救援工作,包括救援物资发放、居民转移、灾情调研等。在各方力量积极救援的过程中,暴露出居民求助信息重复混乱,救援物资与居民需求之间供需不匹配,当地政府与各方社会组织在救援工作中沟通协作不畅等现象,说明受灾农村地区在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

  积极推动灾后农村治理的路径与对策

  ●完善农村地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树立区域防洪救灾整体系统观。从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整体视角,对区域整体的防洪排水体系进行调查,梳理总结存在问题,识别防洪设施的关键薄弱环节,找准问题,对症施策。不断完善农村地区防洪排涝水利设施体系,逐步提升河流整体防洪泄洪标准,增强河流—湖泊—沟渠整体的防控能力,增加农村地区蓄洪泄洪空间,尤其是要做好面对超标准降水量等极端事件的应对措施,最大可能减少农村地区人员和财产损失。

  坚持防洪设施的城乡均衡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城乡水利设施与防洪工程建设应该均衡协调发展,在保障城市防洪设施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农村地区防洪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地区防洪水利设施的资金与人力投入。针对当前农村地区已暴露的防洪水利工程建设短板,增加对重灾区的防洪设施资金与人力投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防洪标准、加高加厚堤坝、修缮排涝泵站、疏通排水沟渠系统,持续加大农村地区防洪体系建设管护投入。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与农村灾后重建

  完善防洪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此次受灾农村地区防洪设施损坏严重,急需修缮与重建。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可将农村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农村地区防洪设施完善,做好洪涝灾害防控管理。

  在农村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过程中,优先推进受灾地区的乡村振兴与发展,在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得灾区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科学划分农村地区洪灾风险等级

  科学划分农村地区洪灾风险等级,运用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等技术,加大洪灾风险监测力度,科学研判洪灾风险。通过水文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划分不同区位、不同地段、不同情境下农村地区洪灾风险等级,科学评估不同风险等级所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做到及时有效预报。

  分区分级制定农村应急风险对策。依据农村地区洪灾风险等级,统筹协调不同部门开展风险预警与分区分级制定应对策略。建立“部门协作—社会响应—个人配合”的应急管理体系,让政府、社会、个体都清楚地知道面对灾害应该如何应对,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农村地区现代化防灾治理体系。农村地区是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现代化防灾管理体系中,要做到科学决策,事前预警,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的转变。特别是加大极端事件情景下应急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中相应的法律法规。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援助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搭建统一快捷的信息平台,动态反映灾区所需,实现人力、物力的高效调配,不断根据灾情发展阶段调整社会援助内容与方式,让爱心物资能第一时间用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刀刃”上。

  作者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