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农村>>

告别黄土地踏进新社区 明年青岛再建100个新农村


简介:离开祖辈几代人维持生计的黄土地,搬出曾经的大瓦房,起初,许多村民满腹牢骚和委屈。然而,当他们走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在被暖气烘得冒汗的房间里舒舒服服过冬时,曾经那些不情愿早已被满脸的幸福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悦。今年,青岛市提出了再建设100个新型农村的计划,并规划在全市建成10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


    离开祖辈几代人维持生计的黄土地,搬出曾经的大瓦房,起初,许多村民满腹牢骚和委屈。然而,当他们走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在被暖气烘得冒汗的房间里舒舒服服过冬时,曾经那些不情愿早已被满脸的幸福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悦。今年,青岛市提出了再建设100个新型农村的计划,并规划在全市建成10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

  放下锄头搬进高楼

  穿过胶州湾隧道,沿着滨海大道一路向西,半个多小时的工夫,就能看到一片崭新的居民小区。小区入口处设置着保安亭,一座假山的一侧石壁上镌刻着漂亮的红字:“珠山文苑”;小区宣传栏内电子屏幕不断滚动显示着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各种信息;头顶上的监控摄像设备注视着小区内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是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最具代表性的新型农村建设样本——珠山文苑社区。

  48岁的毛瑞芬原先是北窑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村子就在小珠山脚下,她的肤色红里透黑,过去每天下地干活在她的脸上留下了风吹日晒的痕迹。现如今毛瑞芬在珠山文苑社区负责计生工作,放下锄头,换上了短款风衣,脖子上缠着一条漂亮的纱巾,彻底离开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她的家就在这个社区其中一栋居民楼的12层。

  有过担心更多是憧憬

  “退回去四五年,谁也想不到能住进今天这样的房子。”走在小区里,毛瑞芬跟邻居们打着招呼,4年前村子拆迁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毛瑞芬说,拆迁前她所在的村子一共有121户376口人,小珠山项目建设时,北窑村在被征地的范围内,因为要搬离原先的地方,而且要“失去”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许多村民不买账,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突然要上交土地,难免有些不舍和不解。

  尽管很多人存在抵触情绪,但怀着对新型农村建设的一份憧憬他们还是搬出了自己的家园。2009年,北窑村连同黄石圈、张家村以及杨七岭、朱戈庄等部分自然村共800多户村民以及39家企业,一起被并入拆迁范围,面积多达10万多平方米,除去用于安置建设的土地,共计腾出土地、山地、林地等2185.92亩。

  “大家有空就来看看,既盼着新房快点建起来,又琢磨着新房子到底是个啥样子。”毛瑞芬说,在外租房等待回迁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村民们就约着一起到盖新房的工地看看,从一片空荡荡的地基开始,到后来的一层、两层、十层……看着钢筋水泥搭起的高楼,村民们心里的那面小鼓敲得越发厉害,原有的担心逐渐变成了期待。

  告别炉子享集体供热

  在等待了两年后,2011年,珠山文苑社区第一批回迁房交付使用,22栋多层楼房,背靠小珠山,南濒灵山湾,健身路径、社区卫生中心、幼儿园、娱乐室一应俱全,当大家领到钥匙打开自己的家门时,原先的忐忑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自来水、燃气、抽水马桶、有线电视,不少居民简单收拾后立马就搬进了新家,分开两年的老村民、老邻居又重新聚到了一处。

  毛瑞芬记得,大家都想着快点住进新家,回迁当年几栋回迁楼就几乎住满了,冬天通了暖气,村民们彻底离开满屋子煤烟味的日子。“过去为了过冬取暖,家家户户都得生炉子,早早地就得劈柴火、买煤块,到了冬天这炉子一点,最担心的就是夜里发生危险。”毛瑞芬说,自打搬进新房子,冬天最冷的那些天,家里热得可以只穿一件单衣,原先厚厚的棉袄都被塞进了橱子的最下层,再没动过。




相关阅读: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