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城镇建设>>

“全域海绵”加码美丽城市建设

  美丽城市,拒绝“看海”;海绵城市,韧性发展。

  为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2020年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海绵城市建设对于治理城市内涝、预防“城市看海”的重要性。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发文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并于2021年6月2日公示了全国首批20个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这意味着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从局部试点正式进入到系统化全域推进示范阶段。

  本期“美丽城市•北京沙龙”特邀业内知名专家,深度聚焦“十四五”期间如何通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美丽城市、美丽中国高质量发展。

  贾海峰,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城市径流控制与河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以来从事城市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城市径流控制与海绵城市、城市水环境修复、环境模拟、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担任国家重大水专项标志性成果责任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海绵城市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排水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国际水协联合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际城市流域管理常委会核心组成员、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建设智库”专家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平台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收录。曾出版《城市河流环境修复技术原理及实践》等9部著作,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次。

  海绵城市是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核心理念,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水危机、促进美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两批共30个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探索实践,对城市内涝防治、水环境质量提高和水生态健康改善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目前,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基于前期试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以下简称“三部门”)于2021年6月2日,公示了2021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首批20个示范城市,标志着我国进入系统化全域建设海绵城市阶段。

  起源与内涵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水危机发挥着重要作用。“海绵城市”作为我国近年来提出并发展壮大的概念,既继承了我国古代城镇建设的人、水、城和谐统一的精髓和智慧,也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比如美国的最佳管理实践(BMPs)和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设计(WSUD)等。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缺水、内涝、污染、生态退化等各种各样的“城市病”逐渐显现,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点源控制逐步普及,降雨径流控制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主管部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从全国不同区域分两批筛选了30个城市,成为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各省市也结合各自的情况开展了地方试点的建设,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水系统综合管控理念,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从“源头减排、过程调蓄、系统治理”着手,耦合“绿-灰-蓝”系统,将灰色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绿色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和弹性、城市水体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相结合,形成绿色设施源头控制、灰色设施过程调控、蓝色水体系统治理的面源污染控制和城市水环境保护的协同机制,使城市在适应水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及韧性,实现城市面源污染的协同控制。

  经验与教训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前期的30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和100多个地方试点基本上覆盖了我国不同地形特点地区,其目的就是要探索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下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模式。这些试点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各有特色,也根据各自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状态等社会特征,梳理了各自区域和地块“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的适用性和优先排序,总结了特点不同的技术、管理模式。比如,吉林省白城市以打造北方寒冷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样板为目标,针对中小城市共性问题,结合本地“高寒、少雨、易渗”特点,创新技术研发(尤其是源头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等),形成适用于北方并可部分推向全国的可复制经验;中新天津生态城针对本地弱透水、土壤盐碱化等生态本底特点,借助中新国际科技合作,融入新加坡“活力、美丽、清洁(ABC)”治水理念,探索本地化的源头绿色基础设施做法和“全过程、全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苏州作为江苏省海绵城市试点,与“十三五”国家水专项苏州项目研究相互配合,针对苏州城区“四高一低”(降雨量高、河网密度高、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和土壤入渗率低)的显著特点,提出了平原河网区域径流多维立体控制成套技术体系,出台了《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图设计与审查要点(试行)》《苏州市海绵城市设施施工和验收指南(试行)》《苏州市海绵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指南——道路专篇(试行)》等技术文件,为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及设施的运行维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重大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和现场效果的体现,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国不同的试点城市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特点,摸索了一条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的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基于各地实践的成果,专业研究和技术部门梳理了和城市建设管理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图集和导则,找出了其中与海绵城市理念不一致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出台和更新了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一批标准、规范、图集和导则,为规范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试点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技术管理问题,在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尤其是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法律法规制定方面更是或多或少地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上都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可以说是国家主导的一种有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试验,而作为试验和探索,走一些弯路在客观上是正常的,应该被允许。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此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宝贵财富。

  助推美丽城市建设

  “美丽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本、环境优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城市。全面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建设宜居智慧水环境、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活舒适性体验,是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任务。海绵城市是城市水系统综合管控理念,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在保障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城市系统治水方法。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个目标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不谋而合。

  海绵城市强调利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发挥其不同的渗、滞、蓄、净、用、排作用,尤其强调对包括草地、林地、河湖系统等在内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的保护、修复、强化和维系,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其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城市中包括建筑、道路、绿地、河湖水系等在内的各种城市元素的自然生态功能进行利用或强化,通过源头设施、管网系统和处理设施的系统化建设,建立城市源-网-厂-河一体化系统,实现城市对降雨径流的吸纳、蓄渗、净化和缓释作用,以及对超标降雨的安全排放。

  海绵城市不仅能应对内涝、污染等问题,通过健康水循环的建立、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态功能的发挥,还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宜居条件、提升居民获得感。通过绿-灰-蓝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运行,可以减少传统灰色设施的碳排放,增加绿色基础设施的碳汇,从城市建设和管理角度支持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落实在操作层面的重要部署,也是我国未来建设美丽城市的不二选择。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性申请,遴选首批20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其目的就是在上两轮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长效机制,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资金,完善法规制度、规划标准、投融资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结合开展城市环境治理、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因地制宜地在我国全域进行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未来力争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得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及地下空间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河湖空间严格管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为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美丽城市创造条件。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