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城镇建设>>

准确把握城市工作新要求 探索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新路径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贺懋燮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重大任务。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专门强调了要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安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城市工作新要求,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城市体检、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等为抓手,倾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共建宜居家园,铸牢城市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安徽省在城市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在“稳”“保”“补”上下功夫。

  一是“稳”字当头,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坚决防止借机炒作房地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完善新建商品住房技术管理标准体系,推动实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提高城镇住房建设质量。实施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集中解决住房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

  二是“保”字托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安徽省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帮助39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老旧小区改造惠及700多万居民,公租房保障了111.73万户居民。“十四五”时期,将积极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深入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发挥好住房保障重要“托底”作用。

  三是“补”字为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安徽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要求,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统筹城市生态、功能、安全、数字、消纳“五大肌理”建设,探索打造完整居住社区,让群众住得放心、过得舒心。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促进小城镇特色发展,发挥建制镇连城接村、承上启下的作用。

  坚持智慧赋能,防范城市之“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加强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加强源头治理,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发生。安徽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城市安全韧性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抵御各种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守好安全阵地:

  一是“生产”安全。始终把行业安全生产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拉紧建筑工程安全和消防安全各方主体责任链,完善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发生。树立“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战场”的意识,倾力打造“红色工地”“绿色工地”“智慧工地”“安心工地”,守好安全阵地。

  二是“运行”安全。近年来,合肥市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现了城市生命线安全整体监测、动态体检、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形成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合肥模式”。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务委员王勇充分肯定,作出批示要求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全面推广。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文件在全国推广。安徽省已在设区市全面推广“合肥模式”,加快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1+ 16”运行体系,实现城市安全运行“一图览”“一网控”“一体防”“一表清”,构建智慧化城市安全“前置防线”。

  三是“抗灾”安全。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洪涝问题一直是心头之患。近年来,安徽通过实施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基本解决了正常降雨条件下的城市积水内涝问题。“十四五”时期,通过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性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重点解决超强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全面抓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城市抗震、消防、应急防灾体系建设,全方位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系统思维,诊治城市之“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病”问题解决,要求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随着安徽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病”问题普遍存在,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徽以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等为重要抓手,把脉问诊“城市病”,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健康城市。

  一是“深查病”。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综合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梳理查找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短板弱项,系统推进“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治理,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治已病”。针对在城市体检中发现的城市病问题,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联动机制,在城市更新中对症下药补弱项、强功能、提品质,构建起“以城市体检发现问题、以城市更新治理问题”的成果转化模式。

  三是“防未病”。把绿色作为城市健康发展的底色,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实施“降碳”“治污”“增绿”工程,推动城市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坚持建造活动绿色化、建造方式工业化、建造手段信息化、建造管理集约化、建造过程社会化“五化”并举,推进建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壮大产业支撑,强固城市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要在城市落得住,关键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城市因产而兴、因业而强。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集聚,推进行业、产业、企业、物业、就业的“五业”贯通,实现城市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功能整体提升。

  一是抓传统产业转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亟待转型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安徽省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带动近200万人就业,但仍然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不够。安徽扎实推进安徽智造与安徽建造有机结合,以推进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制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产值“万亿元”级产业,打响“安徽建造”品牌。

  二是抓新兴产业聚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十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找准方位、定位、落位,谋实手法、步法、打法,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智能家居产业与智能家电产业、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与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等产业发展,抓好产业提档升级和“双招双引”,打造“龙头企业+孵化”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推进产业强链、补链、畅链、互链、延链。

  三是抓安全产业培育。抓住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契机,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发展,加快全省公共安全产业布局,一手抓城市生命线安全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一手抓龙头企业上市和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引进,倾力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集群。

  赓续历史文脉,传承城市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1个,历史文化街区35片,历史建筑、中国传统村落总量分居全国第三、第七。要坚持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严格落实“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的要求,赓续文脉,塑造风貌,留住城市记忆,留住美丽乡愁。

  一是探索新模式。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挂牌保护,组织自然、人文及传统记忆地区等调查,分类划定重点片区。采用微改造的“绣花”“织补”方式,以小规模、渐进式节奏实施有机更新,杜绝生搬硬套、大拆大建。深入实施皖南区域性历史资源保护规划,推动构建区域性网络化保护体系。保留、延续、拓展历史建筑使用功能,促进与民宿、文化等新业态融合,鼓励社会资本与民间力量参与。

  二是建立新机制。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强化法规支撑,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城市设计,抓好建筑设计管理,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治理贪大、媚洋、求怪建筑乱象,塑造“徽风皖韵”城市特色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三是打造新品牌。突出各市地域特色,实施文化生态修复工程,塑造城市特色。强化皖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挖掘传承、传统街巷肌理延续,皖南地区山、水、城有机融合与城市历史格局、徽派古建筑等特色要素保护,皖中、沿江地区平原和丘陵城市特色保护传承与工业遗产等资源保护利用,皖西地区自然山水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打造“皖美”安徽历史文化品牌。

  实施精细治理,创新城市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安徽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深入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不断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综合执法。实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重心下沉,推进城管执法进社区、进居住小区,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执法重心向基层街道延伸,实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做到共建共治共享。推广基层探索形成的“非现场执法”“非接触式执法”“小微执法”以及“随手拍”等城管执法新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二是下好绣花功夫。开展街面秩序、环境卫生、人行道净化、户外广告、架空管线整治,试点推进“示范道路”“示范街区”“示范小区”创建,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管理网格。高标准抓好市容环境整治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进一步营造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

  三是坚持智能驱动。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新城建”,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市县城管平台的升级迭代,优化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