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城镇建设>>
开封打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宋都古城
- 时间:2025-06-26 17:00
-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以全面实施城市更新为抓手,以深入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底线,统筹实施宋都古城“四厢二十坊”保护修缮与更新改造,城市内涵品质显著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持系统谋划 突出宋都特色
开封市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
高位推动。成立城市更新指挥部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采取“周交办、月点评、半年观摩、年终总结”机制,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专职开展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工作。
特色体检。按照“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要求,开展城市体检,增设“历史名都建设”特色维度,形成“问题交办—整治推进—结果核查”的工作闭环。
科学规划。制定《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延续北宋东京城厢坊模式,划定“四厢二十坊”为基本更新单元,小规模、渐进式推进微更新、微改造。《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封市城市更新规划》明确“保护、保留、修缮、更新”模式,促进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
坚持示范引领 激发城市活力
开封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充分发挥文化优势,聚焦重点工作任务,提升城市更新整体工作效能。
推动“3”个十工程。选定十大示范片区,全市四县六区分别推荐一个城市更新先行启动区,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08个;紧抓十大重点项目,集中主要资源,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实现老城与新城全域融合;聚焦十大重点任务,启动城市更新地方立法,修订《开封古城保护条例》,支持城市更新提质增效。
实施老旧街区焕新行动。推进书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及复兴坊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完成3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117处历史建筑数字化建档,更新改造背街小巷348条,拓展延伸支路胡同532条,疏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传承古城“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的历史记忆。
强化政策资金要素支持。聚焦规划用地、产权登记、消防审验等堵点难点,出台以城市更新行动工作方案为统领的“1+8”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老城区改造取得实质性突破。紧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政策机遇,探索创新城市更新融资路径,建立“政府规划指导、国有公司实施、居民商户参与”的多元投融资平台。
坚持守正创新 赋能文旅发展
古城保护更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封市着力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文旅与城建深度融合。《清明上河图》是开封市最响亮的文化标识,开封市树立“城建即文旅、文旅即城建,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市民即游客、游客即市民”的建设理念,结合“一城、一轴、两环、十四板块”的文旅空间布局,建立城市更新近中远期项目库,实现城市功能与文旅属性的融合。
保护与更新协同推进。开封市坚持“先调查、后更新”,探索建立了历史文化保护提前介入城乡更新工作机制,在建设项目设计和论证阶段认真甄别各类历史文化要素,加强重要地段风貌管控,对城市历史空间格局实施整体性保护。
更新和业态同步布局。开封市秉承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精神,将业态培育与街区院落更新改造同步策划,在“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的多元业态中注入宋式美学元素,推进原有老字号提质升级、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入驻、旅游休闲服务融合发展,助力古城文商旅全面转型升级。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城市更新,不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将开封市打造成为一座更具魅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徐炳哲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