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扶贫互助>>
温暖过年 重建新生——积石山地震灾后一月回访
- 时间:2024-01-31 08:19
-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在甘肃,地震导致5万余户家庭受灾,其中,14万余名群众需要紧急安置。物资供应、安置重建、温暖过冬,多项任务艰巨复杂,考验着积石山县全体干部群众。震后一月有余,记者回访积石山县,看到了人们为灾后新生活展开的谋划与努力。
在石塬镇秦阴村安置点上,一张特殊的清单摆放在村委会办公桌上。这是一张地震发生后11天里,该村接受全部援助物资的清单。接收种类达61种,涵盖米面粮油到牙膏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各种副食、电饭煲、棉被衣物等。这张清单是积石山县震后物资援助的缩影,在积石山县受灾的每个村子里,都能看到这样的清单。
这些物资来自全国各地,有中央、省、市拨付的应急物资,也有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捐赠。除了一次性发放的物资外,还有定期收到的物资,免费的炭火、蔬菜、卫生用品等,电信运营商甚至将免费的无线网络接入到群众家中。
再见到秦三虎时,他已和老伴从秦阴村的帐篷安置点搬进了活动板房。走进“新家”,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墙边堆满了各种物资。
“米面油够吃好几个月,过冬的煤炭、炉子也有人送,现在什么都不缺,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早点搬进新家。”秦三虎告诉记者。
在安置点上,卫生室、临时警务室、村委会、邮局等一应俱全,满足了受灾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有的人家已早早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有的人去山下的镇子上采购。拉着农副产品的大车前、铺开的地摊旁,都围满了采购年货的人。
除了渐浓的年味,在安置点上,还有热火朝天的干劲。
在大河家镇陈家村,一场场针对家政、护理、烹饪等的技能培训活动正在开展。吴志林是电焊班的第一批学员。地震时,他家的二层小楼出现坍塌,本打算去南方务工的他留下来照顾妻子和7岁的女儿。“听说有培训,村里只要是年龄合适的青壮年都报名了。手上学点东西,心里就踏实了。”
除了电焊工,砌筑工、钢筋工、架子工培训等都在展开,吴志林和村里的年轻人摩拳擦掌,准备学习一门技术,在来年的重建中大干一场。有村民告诉记者,明年全家都不去外地,就在家门口务工。
“那边是家政培训班,我妻子也报名了。”吴志林指向隔壁一间板房,小小的屋子里挤满了来听课的妇女,每个人都带着小本,边听边记。她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训练,有的练习洗涤、熨烫、除污,有的给人体模型翻身、按摩,讨论声此起彼伏。
记者从积石山县人社局了解到,截至1月26日,各安置点累计开展劳务培训5973人次,类型涵盖电焊、家政、护理、中式烹调等。
重建如何进行,党委政府拿方案,群众更要拿主意。每家每户都有不同的问题,是原址重建,或易地搬迁,或维修加固,都要征得群众的同意。
这些天,在积石山县各个灾后安置点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协商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召开。
石塬镇党委书记李自蛟一直在各个安置点上跑来跑去,召开村民大会,倾听群众意见,宣传重建方案和政策。
在宋家沟村,李自蛟和干部们鼓励每位群众讲出自家困难和问题,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并写下群众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李自蛟告诉记者,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们考虑在集中安置中采取以大规模安置和小规模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在避让灾害隐患的前提下,全县初步遴选了13个大的集中安置点和34个小的集中安置点。
据积石山县县委副书记祁小军介绍,为高质量完成重建工作,全县已谋划上报各类灾后重建项目300余项,涵盖居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设施、城乡设施、生态修复、产业修复、防灾减灾。
日子更有希望,生活更有信心。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积石山县干部群众正在走出阴霾,迈向新的生活。许多群众已互相约定,来年在新的家园见面。
新华社记者 姜伟超 胡伟杰 王紫轩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