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蔡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其中,还提到要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我们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就把它理解成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这从来都是城镇化的全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接受《中国建设报》采访时表示,去年我们完成了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但我们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仍然存在许多短板需要加快补齐,最紧迫的在于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户籍身份之间和就业性质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提高社会政策托底水平,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蔡昉说道。

  蔡昉表示,统计显示我国大约还有26%的城市劳动力是务农的,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只有几个百分比,美国、日本等国家只有一个百分比。我们距离高收入国家还有一个门槛,在这中间还有一些国家,他们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平均在11%-12%,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这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只有城镇化水平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比重才能真正下降,所有这些‘卡脖子’的问题都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蔡昉认为,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大创新,它既能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性,也能保证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制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和对农民的激励。

  人口老龄化是新型城镇化要面临的问题之一。蔡昉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整个社会条件都应该为老龄化做好准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要素驱动,这时候就只能转向提升生产率。因此,国家提出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接下来要做的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该逐渐增加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内容。”蔡昉表示,织紧社会保障网,实现社会政策托底十分关键,这既可以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未雨绸缪之举。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城市群、都市圈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规划的只是未来可能的结果,能不能实现还是要看我们的推进方法,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起来。”蔡昉告诉《中国建设报》记者,提高城市能级有很多方面可以做,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但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它的集聚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辐射力。

  “一个城市有多大的吸引力,就有多大的辐射力,如果把农民工排除在外,城市的辐射力和竞争力也就不足够大。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就在于提高城市的开放程度,这里面不光是吸引人才,而是包括所有的生产要素,其中我更强调普通农民工,城市开放式的改革比出台很多政策更管用。”蔡昉表示。
 

  (记者 :张忠山)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