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王润梅:为城市建设管理贡献力量
- 时间:2023-03-08 11:08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记者 杨若男
“当了30年的水道工,我对市政工作很有感情,希望能提出好建议,为城市建设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王润梅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0年的履职生涯,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了30多份建议。
王润梅是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也是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二道排养护管理所水道三组组长。她所在的班组共有10个人,负责太原市内100多条街道的1万余口下水井的清掏养护任务。“清掏的污物溅到身上是常事,没戴口罩的时候还会溅到嘴里。但再苦再累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我就想沉下心,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好。”
2013年,王润梅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水道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如何依法履行好职责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成为一名“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起来能做”的人大代表,王润梅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代表培训和调研活动,留心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担当尽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王润梅说。
在工作中,王润梅通过细心观察排水管网的淤积情况和变化规律发现,一些片区由于雨污水不分流、黑臭水体长期存在,导致山西的汾河水质受到了污染。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润梅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的建议,并得到了落实,通过“九河”综合治理,实现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为太原市区消除黑臭水体工作贡献了力量。
“井盖的丢失、破损、移位,将会使井具成为马路的‘陷阱’,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造成隐患。”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王润梅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提高城市道路井具标准要求。这个建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城市将井盖规格从30多种降到了4种。“能为守护老百姓脚下的安全发挥作用,我很高兴。”
每逢汛期,降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开启“看海模式”。围绕这一问题,王润梅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建议。
“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城市内涝最大的病根在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王润梅介绍说,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扩建过程中,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对排水管网建设重视不够、没有超前意识、资金投入不足,在施工完成后,容易产生积水问题。
对此,王润梅建议科学编制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加快构建排水防涝体系,提高管网输送能力、泵站抽排能力,完善雨水调蓄设施,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同时提高管网设计标准,增强管网排水能力,加强管网和泵站一体化建设。
在完善城市防洪雨水调蓄设施方面,王润梅建议按照中途调蓄与终端调蓄相结合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进行城市雨洪设施建设规划,并逐步推进。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等城市开阔空间建设地下中途雨洪调蓄设施;对现有雨水泵站终端调蓄池进行扩容等,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10年前,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激动与自豪,王润梅依旧记得。“深入了解群众的期盼和关切,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她说。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