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城市建设: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城市建设既关乎城市形象,也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力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市民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巨龙般飞驰的地铁、正在崛起的高耸地标、四通八达的路网共同勾勒出全新的城市版图;绿茵环绕、山水相映,处处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妙景观;小区里井然有序的智能垃圾桶、街角处不经意出现的花园、不远处把城市景点串起来的绿道让人舒适外有一份自在……天变蓝了,水变清了,马路宽了,环境美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城市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宜居,人们的生活因城市的美丽而变得更加精彩。

  城市之“舞”:轨道延展幸福的华尔兹

  地铁开到哪里,城市的触角就会延伸至哪里。一条条开往春天的地铁满载市民的期盼。在许多城市,地铁线就是幸福线。

  日前,伴随着刀盘轰隆的旋转声,4号“巨无霸”盾构机在四川成都轨道交通世纪城站——海昌路站1号风井接收端破土而出。这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的所有隧道全部打通,实现全线“洞通”。这条全长66.71公里的线路,是连通成都主城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一条复合功能线。它既是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也是国内在建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很多城市都处在城镇化、都市圈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城市骨架拉大、人口聚集,居民对长距离、快速出行的需求更加迫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改变了城市的格局、商业分布、居家版图,成为城市空间有序扩张的“助推器”。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整体起步较晚。北京市第一条地铁在1971年开始试运营,是我国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上世纪末,我国只有少数一线城市开通了地铁,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基础的稳固,许多城市争先恐后迈入地铁时代。

  事实上,快速、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许多城市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首选,轨道交通还大大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未来轨道交通将是推进城市群之间相互融合的“利器”。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内地已有34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约5500公里。随着各地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的建成以及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已成为许多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其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完善以轨道交通网络为核心的公共交通出行链,2017年中心城区轨道+公交的出行比重由2013年的31.0%提高至33.2%;2018年工作日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已突破1100万人次。

  轨道交通像一条条动脉,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带来活力;它又像一个个符号,标志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它更像一张大网,承载着无数行色匆匆的都市人的梦想。

  城市之“韵”:感受水文明脉动

  水是城市的灵魂。水生态建设是许多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水环境治理顺利推进,居民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城市的气质和风韵。

  一台打桩机正将一根根木桩打入泥水中,水面仅露出40厘米左右的木桩,这些木桩连同河岸一起围成一个小水池,将河道水隔开。这是日前在浙江省嘉兴市区三元路与三官塘交叉口桥下的一幕。在得知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湿地建设、今后将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后,在三元路附近做白铁生意的高师傅连声叫好:“太好了,现在嘉兴水质真的好得多了,可以打九十几分。”近年来,嘉兴市政府下大决心治水,实施“五水共治”,嘉兴河道水质实现大改观。2012年底,嘉兴市全市水质Ⅴ类水和劣Ⅴ类水占80.6%,到2018年底,Ⅴ类水和劣Ⅴ类水仅占2.7%。

  给城市一片绿水青山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不少城市改变过去“头痛医头”的做法,统筹推进水环境全流域同步治理、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的施工理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随着黑臭水体治理的推进,过去荒芜废弃的垃圾场变成了湿地公园,没人愿意靠近的臭水沟“逆袭”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城市的痛点变成了亮点。

  古人依水筑城,在现代社会水是城市的命脉。污水治理是做好水文章的枢纽。回顾治理污水的发展进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自行投资兴建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2002年以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在探索中前进,2014年以来,PPP模式逐渐兴起,污水处理行业迎来跨越。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02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61亿立方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能力以及处理率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成为持续推进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硬件保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市民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绿色带来的财富和魅力,拥有一条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成为许多城市靓丽动人的“绿色名片”。

  城市之“美”:垃圾分类引领“新时尚”

  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垃圾分与不分,不仅与市民素质有关,与城市管理有关,还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杆。

  晚上7时一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互联网+”垃圾分类督导系统——“E嘟在线”的打卡页面上,逐渐变成蓝色一片,每一个闪动的蓝色图标,就代表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岗了。这一幕,也是深圳近年来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大力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住宅区分类创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城市之一,深圳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两万吨,给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深圳采用社会力量、专业力量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及“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分流分类、宣传督导、责任落实三大体系,努力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参与率。深圳为全国其他城市系统推进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分类难题、引导居民积极准确参与,贡献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让城市更文明,社会更和谐,市民更幸福。城市环境的改善,“垃圾围城”是一个绕不开、躲不开的难题。我国城市垃圾每年产生量已经大于两亿吨。破解垃圾围城的必由之路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现“三化”,垃圾分类是前提。

  党中央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7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截至2018年年底,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特别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的46个重点城市公布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的工作协调机制,各城市都开展了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其中,北京、上海、厦门、深圳等城市已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2019年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多部门发出通知,在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基础上,自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当下最受关注的“热点”,垃圾分类正在成为城市新时尚。打赢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需全面动员、全面参与,久久为功。垃圾分类正在理念和行为方式上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城市之“画”:“颜值”诠释生活品质

  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它获得何种评价,在于无数人生活在其中的感受。城市的“颜值”就是让绿色福利开放式地惠泽生活。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气势磅礴的林海簇拥着机场航站楼和机场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穿过森林去机场的美好蓝图已成为现实。机场重要廊道两侧是今年北京绿化建设的重点,2019年北京启动了南中轴路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以改善沿途道路景观。机场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全长约29公里,总面积达6472亩。

  整洁优美的城市绿化环境不仅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更是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几乎全国其他所有城市一样,北京的园林绿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从单一到多样、从荒芜到茂盛、从零星点缀到满眼皆绿的美丽嬗变。近年来,通过实施一大批重大生态工程,北京绿化资源总量快速增长,绿色生态版图大幅拓展,城市生态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近70%的市域国土空间被森林植被和公园绿地覆盖,形成了“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的大生态格局。当年的沙漠化边缘城市实现了华丽转身。

  城市园林绿化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发展,并伴随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绿化条例》,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对园林绿化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并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使得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全社会广泛参与城市绿化的热潮开始形成,园林绿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建成区绿地率37.1%;公园绿地面积68.8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平方米。

  有一种生活,在园林深处。出门抬头见绿,步行不远就是公园,可健身、休闲、游玩、亲近自然……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老百姓正享受着这样的生活。

  城市之“诗”:“慢下来”的惬意

  脚步慢下来,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畅享生活的惬意,体悟生活的真谛。一条条城市绿道既是生态廊道,又是展现厚重历史文化的“橱窗”。

  日前在微信朋友圈晒的热图里,江苏各地的一条条城市绿道,悄然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市民生活的新话题。

  全长23.6公里的南京明城墙绿道,穿越城市山林,串连起小桃园、古林公园、秦淮河风光带和月牙湖公园等多个景点,成为南京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环绕苏州古城一周的古城河绿道,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护城河,一边是古老沧桑的老城墙,绿树碧水之间,装点着粉墙黛瓦。即将竣工的扬州邗江路绿化景观改造工程,将人行道建在风光带中,让市民畅享城市的鸟语花香。

  生活就是诗意地栖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身处钢筋水泥构筑起的大都市,一些人选择逃离喧嚣、远避山林,更多人则从心底呼唤山水自然的回归。山水与城市、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和谐地融为一体,才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各地火热推进的绿道建设,正是与这种发展理念契合——城市的各个部分被当作一个整体来经营,公园、绿地、江河、社区被绿道依次串联在一起。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绿道1.4万公里。

  绿道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是“大景区”、“大花园”的“毛细血管”,打通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态廊道。在绿道上可运动健身,可休闲娱乐,可旅游观光,可科普教育,城市绿道的建成也改变了市民的休闲方式。

  城市绿道的建成使用,让许多城市添了一道亮丽风景。有了绿道,城市居民真正与生活的城市休戚与共、相依相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入人心。

  回首新中国的城市建设史,仿佛聆听一曲史诗般波澜壮阔同时兼具美丽曼妙细节的“交响乐”。70年来,城市市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70年的蜕蛹化蝶,城市发展中每一个侧面、每一个节点、每一个年轮的细微变化,无不印证着中国人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责编:王瑞)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