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城镇建设>>

四川:青春在田野上燃烧

  在第三师四十六团一连,一提到赵琼芬,大家都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这个川妹子真了不起!”

  赵琼芬在连队承包土地十多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可她始终热爱这片土地从不放弃。2013年,赵琼芬终于迎来了金灿灿的日子,她种植的60亩红枣园收入98万元,成为一连女首富。同时,她也连续三年蝉联四十六团“诚信职工”。

  1994年,刚刚结婚成家的赵琼芬,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的窘迫,和新婚的丈夫何明康,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山清水秀而又清贫的四川老家,千里迢迢来到四十六团四连承包土地。勤快、能干的赵琼芬,干起活来任劳任怨,利利索索,别人要一天才能干完的活,她只用半天时间就干完了,别人在农忙时请小工帮忙,而她从来是地里的大小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干。

  这些年,赵琼芬和丈夫一起种过棉花、麦子、玉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挣钱不多,只能养家糊口,眼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上学了,可这个家依然是捉襟见肘。

  2005年以来,团里开始搞产业结构调整,大面积推广种植红枣。刚开始有许多职工响应,赵琼芬也是其中一个,但由于不懂技术,走了不少弯路。当初,赵琼芬和大家一样采取定植的方式种植红枣,可这样不仅投入大,而且枣树的成活率低。三年下来,赵琼芬的60亩枣园只活了几百棵,连续三年亏损。这样一来,连队有的枣农由于年年亏损,都纷纷离开了团场,有的把枣园转让给了其他人改种棉花。

  冷静而理性的赵琼芬却始终不服输,她想既然四十八团的职工都能够种植成功,她相信自己也一定行。因为,她专程跑到四十八团请教该团的技术员和职工,找到了定植红枣失败的原因。2008年,赵琼芬改变了以往的种植方法,将60亩地进行直播建园嫁接枣树。

  赵琼芬没有上过几天学,她知道想要靠种红枣获得高产,就要不断得学习。为掌握红枣种植技术,看不懂红枣种植的书籍,就经常参加团连举办的各类培训,向有技术的承包户学习枣树种植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还经常邀请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枣农到自家的枣园作技术指导。然后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有效的理解与经验。2008年,河南来了一批有红枣种植经验的人,赵琼芬就天天缠着这些人,向他们讨教红枣种植技术。记得有一位老师傅给她讲授了枣树疏枝和通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后来,她严格按照这位师傅说的去做,果不然这些经验与技术让赵琼芬受益匪浅。

  2009年冬季,四十六团红枣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冻害,许多枣园枣树的死亡率达了30%。赵琼芬的新枣园是嫁接第一年,因此受灾也是最严重的。面对灾情,但她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一心一意的把精力扑在了抢灾救灾工作上,每天早出晚归,像对待刚刚出生的孩子那样精心呵护每一棵枣苗。不断加大对枣园的投入,重新补植红枣,每亩地追施1000公斤优质羊粪,在红枣生产的各个环节,她都按照技术要求管理。

  2013年,赵琼芬60亩的枣园亩产600多公斤,创造了上百万元的纯利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看到沉甸甸的果实颗粒归仓时,赵琼芬满心欢喜和激动,终于尝到了种植红枣的甜头。

  今年4月份,正是给红枣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赵琼芬从麦盖提县买回了10吨鸡粪,又到本团八连羊圈里收集羊粪,从羊圈里铲出40吨羊粪,累计投资了2万余元买回了足够的农家肥。然后又利用10天的时间,把50吨农家肥全部施进了枣树园,为今年红枣的再次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丈夫是连队的连长,可赵琼芬从来没有想过占丈夫的光,事实上丈夫也从来没有让她沾过自己的光。这几年,无数次给地浇水,都是轮到晚上。每个夜晚都是赵琼芬一个人在地里浇水,尽管是在荒郊野外,但赵琼芬却从来没有害怕过。

  用赵琼芬自己的话说:“每一棵枣树都是我的孩子,我爱他们。”也正是这样,2012年,红枣市场价相对较低,一个老板拿出150万元让赵琼芬把红枣园卖给他。

  付出就有回报。这些年,赵琼芬从来没有倒卖过一个枣子,不仅腰包渐鼓,日子越过越滋润,而且还连续三年被团评为“诚信职工”。


 

(责任编辑:刘静)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