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城镇建设>>
宜居昌吉的幸福之路——专访新疆昌吉市委书记秦伟
- 时间:2021-05-22 16:48
- 来源:中国建设报
5月,天山北麓的阳光正好。
漫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只见花红柳绿,碧波荡漾。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市民,有的在木椅上小憩,有的带着孩子在水边玩耍,有的伴随着音乐在广场上翩翩起舞,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昌吉市滨湖河中央公园一角/龚后雨摄
昌吉市取“昌盛吉祥”之意,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0.8%,总人口60多万。近年来,昌吉市围绕“服务首府、融入首府”功能定位,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州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远眺宜居创业之城昌吉
“昌吉市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定位,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之都、宜居创业之城’,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常委、昌吉市委书记秦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 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通报,对2020年全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昌吉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获得表彰,是新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秦 伟:昌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战略部署,把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危房改造)作为凝心聚力的“民心工程”来谋划,作为促进社会进步、人民和谐的“保障工程”来构建,作为实现长治久安的“稳定工程”来监管,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固本工程”来落实。自2011年自治区实施农村安居工程以来,昌吉市连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十三五”以来,昌吉市累计建成农村安居房7431户,22293名农牧民彻底结束住危房的历史,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享受了危改政策的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维吾尔族居民坎拜马汉在新居小院的葡萄架下/龚后雨摄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昌吉市在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困难群众意愿。愿意自建的由农户自建,无力自建的由乡镇(街道)统筹代建,最大程度地解决困难群众自筹资金难的问题。
为满足农牧民群众建房的审美需求,昌吉市在自治州提供两套图集的基础上,委托设计了14套图集供农户选择。为全面提高全市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农村安居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严格对施工图集进行审查,并把好现场关、建材关、验收关“三关”,确保农村安居工程质量达标。
实施危房改造前的村民住房
实施危房改造后的村民住房
为做到住房安全有保障与宜居宜业相结合,昌吉市按照“宜集则集、宜散则散”的原则,鼓励农牧民在地势开阔平坦地带集中规划建新居。通过科学选址、集中连片,实现质量保证、节约用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以及方便群众进城就医、上学和务工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推动群众从建房“只为住”向“住得好”转变。
绿意盎然新昌吉
记者:“十三五”以来,昌吉市深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秦伟:昌吉市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一重要指示批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东联、西拓、南进、北优、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方向,坚持规划控制和引领作用,坚定不移推进美丽昌吉建设,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措施保障和项目管理,稳步推进生态功能恢复。“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景观工程建设,完成昌吉市生态廊道(三期)道路及景观绿化亮化工程、世纪大道南延景观绿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统筹实施公厕、小游园、景观绿地修复、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大公交站台改迁、电力杆线迁移、交通信号灯和弱电管廊建设力度。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好口碑”。
昌吉冬景
逐步完善城市路网,坚持以“双心、多片区、多轴向”规划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优化路网布局,着力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10.367亿元,实施中疆物流园、石河子东路、建国路等55条146公里道路及供排水建设项目;投资7180万元,实施北外环、回民小吃街生态环保停车场建设项目。昌吉市域范围已形成“环形+方格网”路网体系、“井”字形公共交通主脉和“网”状拓展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配合以绿色环保的步行、自行车慢行服务系统,构成了绿色低碳、选择灵活、方便快捷、覆盖全面的居民出行方式。
昌吉市头屯河改造项目城市康体公园一角/龚后雨摄
持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交通运输、现代水利、能源、信息化“四大支撑”体系,大力实施管网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城市水、电、气、暖供运保障能力。截至2020年,昌吉市建成区新增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3个生态停车场顺利完工,270个5G基站建成投用,新垃圾填埋场正式启用,完成146公里供水、196公里排水管网建设,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均达100%,绿化覆盖率40.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77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5.42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持续提高。
各族群众在昌吉市带状公园里翩翩起舞/龚后雨摄
记者:近年来,昌吉市如何以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推进城市更新走向深入,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
秦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要“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为昌吉市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昌吉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注重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昌吉市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资源分配机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覆盖面显著扩大。“十三五”期间,昌吉市累计完成投资71.6亿元,开工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1860套,开工建成率102.5%,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解决了1332户、3996名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2011年至2018年,昌吉市共启动实施了4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44.64亿元,共完成改造拆迁及征收26043户(套)。2012年至2020年,全市共计改造老旧小区58个,投入总资金6.74亿元,受益居民35045户。通过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较好地改善了昌吉市的城市面貌,也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和幸福指数。
昌吉市规划沙盘
展望未来,昌吉市城市建设发展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和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昌吉。
(作者:龚后雨)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