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城镇建设>>
重塑水城肌理 擦亮美丽底色
- 时间:2023-09-08 10:24
- 来源:中国建设报
——全力打造北方县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板
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
城市典范·入围案例
□ 朱一宁 刘 祺 李伟华 花 雨 杜静华 高浩淳
迁安南部新市区
黄台湖大景
滨湖植被缓冲带
迁安门户远景
迁安,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倚燕山、南望渤海,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京津冀城市群中一个县级节点城市,也是典型的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436立方米,最突出的气象特征是雨热同期、降雨集中。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水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在城市内涝频发、水源地环境恶化、水生态系统脆弱、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方面。故此,迁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使命、关键的破题思路、实在的民生工程,“面子”“里子”一起抓、地上地下一起建,探索实践出了一条京津冀缺水地区城市水生态修复的现实路径。
试点示范
勾勒城市水韵画卷
为彻底解决城市“水问题”、优化水生态,2015年3月,迁安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由中央财政支持的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唯一的县级城市。作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的城建项目,迁安在主城区21.5平方公里示范区域内,实施“城市低影响开发、内涝防治、水质改善、供水保障与能力建设”5大类189项海绵工程,圆满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总结出了北方县级海绵城市建设的“迁安模式”,成功经验受到业界和百姓的一致认可。
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迁安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源自于一以贯之的亲水爱水保水护水生动实践。滦河是河北省的第二大河,也是迁安最大的过境河流,历史上曾频繁改道。2003年以来,迁安累计投资100余亿元,实施了生态防洪和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根除了水患,形成了14平方公里的大湖美景和近5000亩可供开发建设的岛屿,打造了“一河两区两城”的城市空间架构(“一河”指滦河,“两区”指“河东区”“河西区”,“两城”指“左岸主城”“右岸新城”)。三里河总长13.4公里,曾以“水草丰美、鱼蟹成群”闻名,2008年,迁安投资6.4亿元实施了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新增水域面积2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25公顷,重现了往日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三里河被誉为“一条会呼吸的河道”,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顶层设计强引领,“磨刀不误砍柴工”。海绵城市建设涉及供水、排水、规划、水利、园林、交通、城管、气象等众多领域,其复杂程度不言而喻,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将理念转化成规划,系统解决问题。为此,迁安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迁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30年)》,相继出台规划建设管控、技术标准规范等6大类31个文件,同步建立绿色审批、管理协调、资金安全监管、督导问责等工作机制,打造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施工图”“加速器”。顶层设计成果——《迁安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规划设计导则》等一系列典型技术标准规范被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全省推广,为中小城市建立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的综合管控机制提供了参考和范例。
打破藩篱敢为先,实事求是闯新路。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巨大,涉及功能繁多,单独一家企业很难兼具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流程服务能力,采用传统分包方式,又容易产生碎片化问题。为此,迁安坚持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工作路径方法。一方面,积极摸索,创新采用联合体招标模式,通过竞争磋商、公开招标、优中选优,引进多家知名企业组建的联合体,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将所有189项工程按性质整合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生公益项目,政府作为实施主体组织推进;一类是经营收益项目,采用设计、融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整体打包给社会资本方,既实现了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又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惠民性。
分类施策建“海绵”,群众满意得实惠。迁安坚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水病”的总钥匙,针对老城区雨污水合流、新城区雨水管道管径标准低、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差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比如,对新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建设实施,避免“拉链式”施工;对公共建筑,实施低影响开发改造,重点提升景观美化度等。累计改造居民小区、角园154个、公共建筑35座,铺设雨污水管网50公里、清理修复102公里,消除内涝积水点39处,透水铺装30万平方米,新改建海绵停车场10.3万平方米、海绵绿地177.5万平方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6.64%,生态岸线恢复率达98%,地下水位平均上涨0.2米,滦河、三里河水质动态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雨水回用率提高至2.4%。海绵理念的落地,让迁安的城市韧性得到有效增强,成功经受住了2018年7月“安比”、2023年8月“杜苏芮”等台风过境考验,海绵试点区域排涝效果显著,“城市看海”现象一去不复返。
总结盘点理经验,典型引路创样板。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迁安秉承着为华北地区县级海绵城市建设探索经验模式之初衷,全面梳理总结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辛、种种困惑、种种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4185”建设经验模式——对海绵城市建设形成“政治使命、民心工程、科学实践、改革创新”4个层面认识;探索出“政府主导、项目公司推动、专家指导、部门统筹、公众参与”的1条建设路径;做好了“政府怎么组织、方案怎么确定、社会资本怎么合作、工程怎么管理、资金怎么安全、民众怎么参与、效果怎么评价、长效机制怎么建立”8个方面重点;总结出“项目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过程控制、社会资本选择、紧急状况处置”5个方面宝贵经验。2020年,被河北省委改革办作为第一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推广,同年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项典型案例”,被誉为县级海绵城市建设“迁安样板”。
常态长效
筑牢城市美丽基底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应统筹好城市与自然、建设与运营、当前与长远等各方关系,真正建成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海绵试点期虽已结束,但迁安并没有停止前行,而是在保持力度、拓展深度、延伸广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开启了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管控的探索之路。
坚持初心不移、力度不减。为系统化、专业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控,迁安专门成立海绵城市管理中心,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根据《迁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5~2030年)》,基于城市发展现状,积极修订《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职责,从项目建设、巡场检查、优化设计方案、规范施工图审查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海绵城市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标准配置”,持续提升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能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坚持源头减排、全程管控。为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迁安坚持以工程为点,不断延伸拓展海绵城市建设范围,推动其由试点区向全域渗透。一方面,将“海绵+”理念融入城建项目源头审查,探索从雨洪源头着手布局,通过对各类城建项目的下垫面及场地分析,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滞蓄能力,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对所有城建类项目落实海绵“三同时”要求,在“规划、建设、验收”过程中注入海绵理念,实现全过程管控。在此基础上,建立海绵拓展区示范项目库制度,“十四五”以来,累计已有睿德佳苑住宅小区、万嘉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住宅西区、兴安大街综合改造等7个项目入库,新增透水铺装约13万平方米、下沉式绿地及雨水花园等透水地面约9万平方米、调蓄容积约1.6万立方米。
坚持长效管护、督考问效。立足实际,迁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建立健全海绵设施运营维护机制,出台《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考核细则》等文件,建立分类分级的海绵运维体系,明确海绵设施管理权责,压实运营维护单位责任,每年定期对海绵化改造、建设区域内的保洁、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社会服务责任等方面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海绵设施稳定运行,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建立海绵设施多部门联合处罚机制,已建成的海绵设施不得擅自拆改,不得非法侵占、损毁。在维护管理过程中,结合天气及降雨情况,及时对透水路面及铺装进行冲洗,对调蓄设施进行排空。对易产生积水的区域,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科学组织论证,积极纳入计划项目清单,切实回应群众诉求。
坚持科技赋能、智慧助力。立足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平台基础,迁安聚焦“上云、用数、赋智”,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开展以“全面普查、隐患排查、实时预警、智慧分析”为主线的“数字管网”专项应用建设,推动海绵城市管护与城市大数据应用深度融合。通过高效利用地下排水管网三维系统指挥平台,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管理能力,强化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城区排水防涝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让城市一直拥有“弹性”和“韧性”。
领建联建
织密城市生态绿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海绵城市建设是助推人水城共融共生、构筑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重要途径,迁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海绵+”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各领域、全过程,以治水、用水、节水、兴水的新成效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城水相融、蓝绿交织、景园一体、人城谐美成为迁安最靓丽的风景。
以“海绵+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韧性。迁安聚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城市水质,依托城市体检成果,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2022年以来,累计投资90.88亿元,实施了地表水厂、第三水厂及水源地、生活污水厂迁建、再生水厂等112个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城区雨污水合流排水管网全部改造完成,城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的同步提升。
以“海绵+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宜居品质。迁安采用海绵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全面补齐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短板。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3个,重点实施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雨水花园改造提升、排水设施疏通修复等工程,改造雨污管网10.4公里,增加小区绿地花园面积2.1万平方米,新增小区透水面积8.2万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以“海绵+公园化战略”装点城市空间、增加城市绿韵。迁安坚持把海绵理念与全域公园化战略相结合,着力打造星罗密布的城市绿心、生态氧吧,推动城市绿网提档升级,将“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规划图”变成了“施工图”“景观图”。“十四五”以来,累计改造增加城市绿地近350万平方米,种植乔木30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04%、40.7%,林木绿化率达到31.13%,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以“海绵+全域治水”贯通水系循环、提升城乡水质。围绕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涵水容量、涵水质量,迁安将海绵理念与全域治水相结合,推动城市治水向综合治水延伸、工程治理向生态自然净化拓展,进一步提升治水保水成效。“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12.4亿元,先后启动了青龙河综合治理、西沙河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水环境综合整治、滦河迁安市段(钢城大桥—爪村大桥)左岸整治等工程,有效推动了水域的提质扩容。截至目前,滦河、青龙河、西沙河等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平均浓度均达到目标考核要求。
以“海绵+节水”齐抓涵水用水、实现开源节流。建设海绵城市,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把宝贵的水资源留下来、利用好。为此,迁安将海绵和节水融合推进,大力创新管水、用水模式,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资源涵养能力,通过节水行动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2021年1月,迁安被正式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当前正在积极争创“节水型社会”。
以“海绵+体育公园建设”塑造滨水乐园、助力产城融合。2022年,迁安依托海绵城市示范工程——滦河植被缓冲带建设成果,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全长10公里的滦河左岸体育公园,通过建设改造休闲步道、景观节点、运动健身设施等措施,为广大群众打造出一个休闲、游憩、锻炼、观光的好去处;同时,通过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等战略合作,成功举办了水岸铁人运动公开赛、青少年皮划艇、赛艇锦标赛等多种赛事,打造了青少年运动训练中心,形成了竞赛表演、主题公园、教育培训、青训、俱乐部、职教等多链条滨水体育旅游产业,助力水、产、城深度融合。
以“海绵+右岸新城建设”引领区域重塑、拉开城市框架。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迁安形成了“沿河布局、跨河发展”的城市格局,其中右岸新城正处于起步建设阶段。迁安坚持以海绵理念引领右岸新城高品质崛起,成功申报了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的右岸新城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包括右岸新城环境综合治理、滦河城区段滨水生态环境修复、城市道路、供水管网、海绵城市展示中心等14个项目,正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一体推进项目引进、业态导入,加快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
自成为试点以来,迁安的每一个角落都因为海绵而悄然发生着改变:城市环境因海绵而优美,城市治理因海绵而科学,城市魅力因海绵而彰显,城市效率因海绵而提升,城市承载因海绵而厚重,城市氛围因海绵而和谐……一幅幅水韵天成、生机勃勃、人城醇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图景在滦水之滨徐徐铺展、沁润人心。如今,海绵城市理念已深深融入迁安城市建设的灵魂和血液当中,推动整座城市向绿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未来,迁安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两山”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巩固拓展建设成果,全力打造北方县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板,奋力描绘“北方水城,美丽迁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画卷。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