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更需有针对性的谋划

  □ 汪江宁

  垃圾分类事虽小,却牵着老百姓日常生活,连着城市文明,关乎绿色发展、民生福祉。曾几何时,与配套相对齐全的新建小区相比,老旧小区被普遍认为是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因为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巷道狭窄,垃圾桶设置不规范,垃圾集中堆放点杂乱、投放点没有引导督桶人员;点位不够、垃圾站房选址难;居民分散、年龄老化、思想难转变”的特点,所以垃圾分类的每一个环节似乎都是一道坎。在垃圾分类走深走细和城市更新大力推进的背景下,近年各地以“硬件+软件”双升级的模式,探索出了不少老旧小区垃圾分类的新路子。

  面对老旧小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短板,更需要彰显管理部门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精准性与精细化。垃圾分类房建设难怎么办?居民如何集中投放垃圾?老旧小区由于自身资源局限,人口密度大、零散老旧等问题突出,加上不少是开放式小区,很难有空间建设垃圾分类房。南京市探索将几栋楼的居民合并起来,建设一处垃圾分类收集亭,进行片区化打造。或者,建设占地面积不太大的智能垃圾分类箱,一般三组智能垃圾分类箱可以覆盖200~300户居民投放垃圾。更有创意的是,探索推出生活垃圾流动收集车,解决老旧小区垃圾分类亭房建设难题,成为真正的城市“流动的风景线”。

  针对老旧小区出租户多、人口杂、人心难聚的问题,上海市静安区和乐居委会与居民代表组织召开座谈会,共商小区垃圾分类整体方案,群策群力,出台个性方案解难题。在改造升级硬件设施、改善投放环境的同时,在管理模式上设专人负责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减少管理成本。经过多次磋商,最终敲定“投放点位升级+启动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双管齐下提升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一小区一方案”,上海市不少老旧小区针对清扫工配备不足、管理力量薄弱等短板,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指导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调整人员和投放点位等。凝聚人心,同频共振,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由此形成。

  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宣传缺乏抓手、居民习惯很难转变怎么办?北京市东城区公布了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导则,内容包含基础管理、宣传教育、设施设置、垃圾减量、分类运输、全程监管6个方面。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相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主体推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宣传动员活动,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精准投放率。宣传方式重在接地气,因地制宜。相关社区结合老旧小区的实际特点,围绕常住老龄户、青少年群体和出租房流动人口开展集中特色宣传活动,将垃圾分类与小区规范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党建引领、持续动员、细化服务”的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路径。

  综合各地实践,笔者认为,对垃圾分类来说,除了做好普及性的服务管理工作,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谋划。尤其是在推进老旧小区垃圾分类管理时,提前协商布局比事后管理更重要,也更有成效。这就需要有关管理部门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作为目标和工作动力。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