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福建厦门升级智慧系统助力海域保洁提质增效
- 时间:2023-04-03 10:54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记者 杨若男
春日清晨,海风轻拂。海面上,一艘机械清扫船缓缓驶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海域。驾驶员操控着方向盘,按下按钮,在清扫船中部,一些垃圾随着水流,被“卷”进打捞斗。随后,打捞斗缓缓升起,将打捞到的垃圾倒入集装箱。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海域保洁范围不断扩大,环境越来越好了。”厦门市政集团环能公司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站(以下简称“海上环卫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厦门市在海沧和大嶝岛新增海域保洁范围50平方公里,目前海域保洁范围面积已达到230平方公里,实现了全市近岸海域常态化保洁全覆盖。
针对新增海域的不同特点,海上环卫站制定了不同的保洁方案:海沧海域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海域开阔,海漂垃圾数量多,因此主要采取大型机械清扫船,从上游开展常态化保洁;大嶝岛附近滩涂比较多,便采用小型保洁船舶,深入岸线进行作业。
和陆地不一样,海上的垃圾随时会“走”,这也是海上保洁最难的地方。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升保洁效率?升级智慧系统是厦门市给出的答案。
为了弥补海漂垃圾监管海域范围广、监管人力不足等问题,厦门市开发了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在重点岸段布设高清摄像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漂浮物进行监测、识别、分析和预警。
工作人员出动前,会借助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通过视频图像识别、水动力数值模拟等技术,精准掌握海漂垃圾的轨迹和分布区域。出动后,每艘机械清扫船还配备1台无人机,可以对船身半径约6公里的开阔海域进行巡查。同时,机械清扫船上还安装了可360度旋转、可变焦的球型监控摄像头。海上作业时,工作人员能提前知道海漂垃圾的方位,使打捞更有针对性。
为进一步提高海域保洁效率,去年年底,海上环卫站建立了海上智慧调度中心,在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船载视频监控、电子海图、船舶位置、船员信息等内容一目了然。利用视频监控及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海漂垃圾进行自动识别分类和轨迹跟踪,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海漂垃圾,再根据电子海图和船舶定位,立即通知附近船舶前往作业,实现海域保洁的精准化调度、可视化管理。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厦门市还将新增10余个带有海漂垃圾监测功能的视频探头,将厦门湾全海域海漂垃圾漂移轨迹及预警预报系统并入智慧平台。同时,开发可视化管理系统,将生产作业和水上作业安全管理信息统一汇总,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厦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点位比从2016年的56.7%提高至2022年的86.4%,对海洋水质十分敏感的中华白海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离岸越来越近。随着海洋生态环境品质的提升,未来,将有更多的市民游客在鹭岛与这些“海洋精灵”惊喜邂逅。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