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城镇>>新闻中心>>
杭州:因地制宜谋改造 创新实践惠民生
- 时间:2025-04-22 11:33
-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因区制宜、创新方式,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通过空间重塑、设施升级与治理创新,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生动诠释了共建共享共治的有机更新理念。
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河坊、定安路、柳翠井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涉及改造房屋46幢,惠及2648户居民。当地深度挖掘特殊群体的需求,打造无障碍环境。
通过“十分优享圈”整合闲置资源,建设以认知症照护为特色的公建民营敬老院,完善医疗、助残、家政、便民和抚幼等公共服务配套,实现共建共享的品质生活。根据需求开通“加梯专通道”,为无障碍出行打造轮椅升降平台,合计安装电梯14台。
通过定点式整改,以点带面完成缘石坡道在人行道、路口、出入口等位置的铺陈,消除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高度差,实现小区内部轮椅畅行。
目前,清波街道完成包括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在内的19项改造,实现老旧小区向品质住宅的华丽转型。
萧山区城厢街道潇湘社区总面积约7.9万平方米,南片区块有户籍人口227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100人,占比达46%,老龄化特征显著。
城厢街道结合社区山地特征,关注空间更新,深度挖掘潜力。
合理分配路权,通过拆除自行车库、改造绿化带、对接区级部门推进社会停车场车位共享等方式,增加停车位130余个。
破解出行障碍,在东中西3处公共区域加装4台电梯,克服最大高差38米及大量“Z”字形台阶坡道出行负担,缩短山地垂直距离,基本实现居民全覆盖。
让渡社区办公空间,将5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让渡给社区居民,按照“一室多用、动静结合”的原则设置自习室、居民议事厅、民族工作室等休闲区域,将其打造成老年居民“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温馨家园。
余杭区余杭街道凤凰家园建于20世纪90年代,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涉及19栋住宅楼、500户居民。为解决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陈旧、功能配套不足等问题,余杭街道不断拓宽居民参与渠道,让居民成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的受益者、参与者和监督者。
当地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构建“三方协同”的共治路径,联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设计单位召开协调会,邀请居民、楼道长共同参与,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共商改造方案。
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下通过业委会、楼道长、党员志愿者等入户走访,召开社区“夜间诊疗会”、成立“帮帮团”,全面收集小区的具体问题,倾听居民诉求;线上社区通过“余安码”、小区微信群等渠道,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与建议。
坚持“综合改一次”,改造内容涵盖建筑立面整治,屋面渗水问题整改,供排水设施、环卫设施、停车设施等更新改造,绿化景观改造,智慧安防建设,电梯加装以及强弱电上改下等多项内容,助力居民生活品质原地升级。
钱 塘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